让语文更贴近生活——浅谈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月第3期   作者:王羽
[导读]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整个初中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种种因素,这部分的教学却被很多人忽视了
        王羽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实验中学            231500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整个初中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种种因素,这部分的教学却被很多人忽视了。为此,我从激发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多挖掘综合性学习与生活贴近的部分、加强综合性学习与课文的联系四个方面提出自己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看法。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部编版教材;课程标准;学生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的综合性、实践性是语文学科最突出的特点,而部编版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这一模块正是对这两个特点最鲜明的阐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综合性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性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全面发展。”综合性学习在语文课程中肩负了重大责任与使命,是让语文学科更贴近生活的媒介和桥梁,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教师对板块教学认识和经验不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参差不齐等许多问题。现对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作出以下的思索:
一、激发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的兴趣
        关于兴趣,爱因斯坦说过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1)在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首要任务便是激发与培养学生对此的积极性。
1.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兴趣
        在综合性学习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教学内容中挖掘深度,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开动脑筋的智力活跃状态。如在进行“倡导低碳生活”这一综合性学习专题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目前对低碳生活的了解发问,并思索如何为低碳生活贡献一份力量,学生必然会积极思索,相对于让他们了解专业的低碳生活知识,他们的积极性必然会高出很多。
2.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较小学时在语文知识与能力上有了大幅提升,但还不够成熟。如“古诗苑漫步”这一综合性学习,旨在提升学生的古诗素养,教师在设计这一板块的学习时,应考虑到八年级学生的古诗水平,选择一些他们知识能力范围内能接受的素材。
二、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
        在语文课中,小组学习是常用的学习方式之一,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更是如此。
1.小组合作在课前的准备部分的应用
        综合性学习中,有很多需要学生提前收集资料或走访调查的部分,如在“少年正是读书时”这一专题中,需要在课前对当下中学生的阅读情况做问卷调查,然后对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这一部分的准备如果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会影响进度,也可能会造成统计结论的不精确。


2.小组合作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如在“有朋自远方来”专题中,将全班同学分为不同小组,先搜集、阅读、整理有关交友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再联系自己的交友经历,在课堂上小组内讨论交流各自对交友的看法与认识,这样一来,在刚入七年级时,加深了其他同学对自己的了解,为以后交友打下基础,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三、多挖掘综合性学习与生活贴近的部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展开学习活动。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2)教育与生活不是割裂开来的,而应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综合性学习部分,在编排上就很贴近社会生活。
1.语文生活类和社会现实类综合性学习
        其中语文生活类更加侧重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如“少年正是读书时”这一专题,就强调了在生活中阅读这一习惯的重要性,通过填写问卷调查、同学之间找差距、共同研讨促阅读等环节,加深学生对阅读好处的理解,从而更有利于在生活中养成多读书的好习惯。社会现实类的综合性学习,自然也是与当下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如“孝亲敬老从我做起”这一专题,尊老爱幼本就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是要在青少年中继承发扬的优秀品质,除了课堂教学外,课后应将此专题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2.传统文化类综合性学习
        这类学习虽着眼传统,却立足当下,与现实生活关联性很大。如“君子自强不息”这一专题,君子本就是传统文化中所谓“品德高尚的人”,在这一专题的教学中,应将君子这一形象的内涵延伸到现实生活中。自强不息也是传统文化中提倡的优秀品质,也应探寻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或将范围缩小,找找身边这样的人,让学生感受到活生生例子的影响,从而在精神上受到熏陶和感染,教学效果会大大提升。
四、加强综合性学习与课文的联系
        综合性学习不是孤立的部分,而是整个语文教材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与教材的其他部分的内容共同组成一个整体,关系自然是不可分割的。可以说,综合性学习是课文内容在现实中的延伸。
1.加强与新学课文的联系
        如“天下家国”这一板块,它出现在七下教材第二单元,而该单元的主题又恰好是关于热爱国家,保卫国土的。《黄河颂》以饱满的情绪赞扬了祖国山河的壮美;《最后一课》表现出法国人民在即将失去学母语机会前的悲痛;《土地的誓言》写出了故乡的美好,表达了对故乡的无比热爱;《木兰诗》更是表现了一个巾帼英雄为国出征的勇敢。“天下家国”出现在这四篇文章后,在这一专题的教学时,应紧密联系这四课所学的内容来教学,再适当地进行拓展,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强与以往所学课文联系
        如八上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专题,强调的是诚信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诚信,那么在社会中是无法立足的。就这点而言,可以与七上教材第八课《陈太丘与友期行》联系,相信那个不守时失去信用的友人肯定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守信连小孩儿都看不起。在“人无信不立”专题教学时联系此事例,自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教学之路漫漫,我作为年轻教师,也才在这条路上刚起步不久,但“吾亦上下而求索”,对综合性学习的探究肯定存在许多不足,但在以后的教学中,必然会继续努力探索,使之更加完善。综合性学习教学这一板块也必将随着大家的研究而愈加成熟。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版,第144页,
        (2)杜威:《我的教育信条——杜威论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