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月第3期   作者:庄洪荣
[导读] 课外阅读作为学生快速提高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
        庄洪荣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三朱学校 362801
        摘要:课外阅读作为学生快速提高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所以我们需要从小抓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将课外阅读转化成为一种持续性的行为,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当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不断增强自己的核心能力。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当中,教师的指导性地位也不容忽视,因此本文针对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开展了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策略探究。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

        有效的课外阅读一定要是健康的内容,同时还需要教师对学生给予一定的指导,既要让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同时要让学生的课外阅读与自身语文涵养的提升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作用不容忽视,接下来我们就从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以及教师应当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引导学生朝着有效的课外阅读方向发展。【1】

一、小学三年级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首先从学生的自身习惯上来看,很少有处在小学三年级阶段的学生,能够具备课外阅读习惯的。他们大多数时候进行的课外阅读,要么是在家长的陪同之下,要么是在教师的监督之下进行的,很少有学生能够自发的投入到课外阅读的过程当中,也很少有学生对于某一方面文学作品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兴趣。从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方式来看,由于小学三年级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太强的文字能力,所以教师常常会引导他们进行绘本阅读,以图画的形式来启发小学生的阅读思维,帮助小学生理解阅读当中的重要内容。从教师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方向指引方面来看,大部分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都会向学生推荐相应的阅读书目,这些阅读书目的推荐依据一般都是从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教材出发,延伸到一些相关作家或者是同类作品。但是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仅仅只是给学生一些建议,并没有真正将学生的课外阅读落实到位,学生是否真正在教师的推荐之后去进行自发的阅读就不得而知。从小学三年级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来看,由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所以他们所阅读的书籍一般都是非常简单的,例如一些童话故事或者是寓言故事。教师和家长在对他们进行阅读作品推荐的时候,往往也是尝试推荐一些理解难度较低,【2】内容较为浅显的书籍。以上所分析到的这些就是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主要情况,通过对这些情况的梳理不难发现,小学三年级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状况主要呈现阅读内容浅显、学生能力薄弱、教师引导落实不到位、学生习惯缺乏这几个特征。下面,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开展有效引导的策略探究。
二、如何进行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效引导
(一)有效的竞争激励手段必不可少
        要培养学生自助阅读的习惯,一定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内在阅读潜力,让学生自发的产生课外阅读的意识和想法。所以笔者在这里推荐构建一定的课外阅读竞争机制,以竞争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将三年级的学生划分成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由1~4人构成。然后在每周之内进行课外阅读书目的推荐,推荐的书目可以在黑板上设置一个相应的区域来进行记录。每个小组可以按照教师所推荐的书目进行合作阅读,也可以进行分工阅读。总之在持续1~3周之后,教师就需要对不同小组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的内容应当包含以下几项:不同小组是否按时完成了教师推荐的书目阅读?学生阅读的实际效果如何?在阅读当中,小组成员彼此的配合情况如何?是否有小组进行了进一步的延伸阅读?在阅读过程当中具有突出表现的学生有哪些?最后分别按照这些评价的内幕来对不同小组的学生进行阅读情况评估,分别评价出最优的小组和个人。最优小组和个人可以获得相应的书籍奖励,比如教师可以购买一些精装的课外书籍,然后将课外书籍作为奖品发放给学生或者是小组。以这样的竞争形势,一方面能够增强小学生之间的阅读配合,另一方面也能够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三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构建有效的竞争机制。

(二)注重对课外书目进行简要推荐
    
        如果我们要想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阅读,那么首先需要让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某些书籍感兴趣,这就充分说明了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之前,一定要对相关的推荐书目进行简要的介绍,并且还要进一步创新书籍介绍的手法,让学生能够迅速提起对某一类书籍的阅读兴趣,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投入到阅读活动当中。例如,就是如果想要向学生推荐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那么就可以采取多媒体视频演示的方法,向学生播放一些有关林海音童年旧事的动画演示视频。在视频观看的过程当中,学生很自然的就能够体会到林海音童年时期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对于林海音所描写的童年故事的好奇心。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学生才会去进行自发的阅读探索。又或者,教师可以定期向学生推荐一些绘本类的阅读书籍,例如《小蝌蚪找妈妈》、《蒲公英》等等,以PPT的形式向学生播放这些树木当中的一些片段,引导学生去进行阅读,在故事情节非常有趣的时候戛然而止,也有利于进一步调动学生的胃口,促进学生在课外去进行相关作品的阅读。【3】

        结语:综上所述,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时候,一方面要把握学生的阅读方向,另一方面要把握将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工作落实到位。在教师进行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时候,构建有效的合作机制可以当作主要的手段,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多样化的快阅读书目推荐,以多种形式来调动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为进一步促进小学生在课外去进行阅读。教师只有在进行跨阅读作品引导的时候,既能够给学生方向指引,又能够采用有效的引导手段让学生真正的将课外阅读行为落实到位,我们才能够说学生所进行的跨越度是有效的。参考文献:
        [1] 李明超.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17.
        [2] 赵全用.白云鄂博矿区一至三年级小学生现代文课外阅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 王新琼.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质量评价标准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论文来源:《考试与评价》 2020年4期转载注明来源:https://m.xzbu.com/1/view-15192792.htm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