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月第3期   作者:李维芬
[导读] 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学生拥有了独立学习的能力后,从而就实现了教学的最终目的——教是为了不教
        李维芬
        瑞丽市第一民族中学  云南瑞丽  678600
        摘要: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学生拥有了独立学习的能力后,从而就实现了教学的最终目的——教是为了不教。“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
        关键词:先学后教,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在课堂上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解的空间很少,学生被动接收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不愿动脑筋,其效率可想而知。“先学后教”模式就是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1],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自由学习。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自学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从被动学习状态中解脱出来[2]。
        高中数学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具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3]。同时,高中数学课程应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4]。学生的数学能力的提升应该是在自我学习过程中生成的。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我认为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根据学生在自主先学习过程中的掌握程度,教师以此确定教什么、怎么教。
一、先学,怎么学?学什么?
        先学,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学。从课堂环节来看,先学分为课外预习和课内预习两种类型。如果是让学生完全脱离教师指导的课外预习模式,我觉得这并不是最优的先学模式,这适用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而成绩一般的学生在课外预习中往往会出现看不懂或者盲目花费大量时间效率不高的情况。我认为比较有效的先学模式应该是课堂上预习,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
        (一) 如何让学生先学
        确定了学习模式后,我们要考虑就是如何让学生先学。结合本人经验,小组合作学习是较容易实现且有效的组织形式。但这需要提前对班里的学生的成绩、性格等有一定的了解。小组成员的成绩要均衡分配,还要搭配性格特点。这样,既有利于博采众议,也能兼顾学生差异。
        (二) 让学生先学什么
        如果学生不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那么整个学习过程就是盲目的,学习效率往往也是低下的。这就是为什么要确定先学什么的原因。因此,教师应该在先学之前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展示出来。那么应该怎样制定先学目标呢?这就需要教师课前精心研读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先学能力的学习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做到“时间、内容、学习方法、自学要达到的标准”这四个明确,语言要准确、简明,而且要实事求是,科学具体,绝不搞形式主义[5]。在明确了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后,教师应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内容。在自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对于不理解的问题,如实记录下来,待教师讲解时认真听。教师在此过程中,要适时指导学生,使学生不仅愿意学而且会学。
        以“函数的奇偶性”为例,可给学生制定如下先学环节:
       引导学生思考探索:(1)函数的定义域;(2)两组图象各自的共同特征;(3)当两个自变量是相反数时函数值的特点。这些问题让学生自学课本,然后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整个过程教师巡视,观察学生自学进度,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重难点疑问以及督促提醒个别不认真的学生认真看书。学生通过自学以及小组讨论,从特殊值到一般,基本了解偶函数、奇函数的概念。
        接着可以提出新的问题:用定义判断奇偶性的步骤?
        这样,从基本问题出发,问题紧扣教材内容,难度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有明确的先学目标,知道应该先学什么,再学什么,层层递进。
二、后教,教什么?怎么教?
        先学后教是两个不可分割的过程。倘若只有先学,那么以学生的知识储备,必定理解得不全面;倘若只有教,那么就又回到了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因此,学生在先学后,教师一定要落实后教。后教,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学生在先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进行适当点拨,主要还是引导学生充分思考问题。而大部分学生都已经会了的内容,教师不必花过多时间讲解,以免教师教学面面俱到而浪费时间。
        同样以“函数的奇偶性”为例,后教需要解决如下问题:(1) 学生在的得到的关系上存在问题,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式;(2) 帮助学生理解奇偶函数的概念;(3) 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提醒学生一定要先考虑定义域。
三、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是先学后教不可缺少的一个途径,它是学生巩固知识的较好办法。当堂检测主要以板演为主,这样更容易看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当堂评价纠正。当堂检测的题目应该如何设计呢?(1) 题目要紧扣教材,有意义、有代表性。(2) 题目难度、题型与教材例题相当,题量适当,一般两三题。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巡视,将学生在做题过程中的错误收集好,分析学生做错的原因,为后面的教学做好准备。
结束语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让学生听课更有针对性,以学生思考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较有效的教学模式。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让学生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以及自主学习的平台,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教会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 邱日杰.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J]. 当代教研论丛, 2018(10).
        [2] 胡云琼.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D]. 海南师范大学, 2015, 2.
        [3] 黄海燕. 现行课程改革中实施数学课堂教学理念的实践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08, 10.
        [4] 高中数学新课标准[M]. 2003.
        [5] 袁兆龙. 先学后教: 还学生一个真正课堂[J]. 甘肃教育, 2011, (09):5-60.
        作者简介:李维芬,(1992- )云南梁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