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物理课堂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月第3期   作者:李德锋
[导读] 过去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李德锋
        (佛山市顺德区沙滘初级中学,广东 佛山528315)
        摘要:过去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让学生多去动手实践,单方面的主张让学生死记硬背来学习物理知识,因此学生往往会导致自己动手能力较差,缺乏实践经验。因此许多的初中学生可能只掌握了自己学习的物理知识和理论规律,但并不明白如何才能把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有用的东西。教师在物理课堂中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物理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将能够从中探索到学习的有效方法,从而有效提升自己的物理学习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物理教学;应用
        引言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为了能够提高做一件事情的效率,许多人会通过用时间的积累来积淀经验,以便于自己在遇到相类似的情况时更好的处理,因此如果我们在学习物理学科的时候,也能够更加关注生活中的技巧和经验,将这种生活中的经验带入到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思维导图的方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周知思维导图是能够激励学生更好的融入到物理课堂中的一种方法,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进行学习,教师也能够相对方便的进行教学,由此而产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变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现状
        物理教学应该很重视对学生的思维培养,初中物理学的知识虽然较简单,但在教学上也不可忽视对学生物理思想的培养,但实际上,教师对初中物理学的教学重视,注重讲解课文,让学生记住课本中的知识,使学生对物理学的知识有记忆的方法,经过不断的试验、敲击、分析等过程,才提出的,实验是物理学中
非常重要的部分,但由于设备或其他一些因素,许多初中学校没有强化实验教学,使学生缺乏在物理学中的动手能力,缺乏发现问题的视线,缺乏思考的能力,学到的知识是“死亡”的。尽管新课改已经开始实施,但许多中学的教学方式还没有发生变化,“喂养式”的教学仍然是许多中学主要教学方式,会让许多学生感到物理教学枯燥。此外,物理教学还以考试作为教学的标准和教学的目标。物理教学不能脱离实际思考,但今天的初中物理教学却恰巧缺乏对学生的锻炼,教师们应该意识到这一教学方式下存在的缺陷,使学生具有物理的学习意识和思维能力。物理学概念在物理学系统中是不可缺少的基础,是学生了解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前提。可以说,对物理学概念的理解,关系着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系统的理解。学生不能理解物理学的概念,更不能用物理学的规律来解决物理学的问题。
        2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1在导学案设计中的应用
        在物理教学导学案设计阶段,应尝试将思维导图引入其中。基于思维导图的导学案设计,要重点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思维水平,确定思维导图难易程度,以激励学生展开积极思考。同时,基于思维导图的导学案设计,要保证学法贯穿目标导航、知识诱导、方法技巧整个思维导图内容的制作。此外,要给学生预留一定独立思考的空间,大胆加入魔术、漫画、笑话、故事等富有新意的内容,由此点燃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得勇于质疑,敢于表达自己对所学知识的见解以《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一课为例,可基于思维导图设计导学案。对于“物质的比热容”导学案的设计,可将其分为目标导航、课前准备、课堂展示三个部分内容。对于目标导航的设计,可将“目标导航”作为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引出举例和表述两条分支,帮助学生弄清本节课学习重点和难点。对于课堂展示导学案的设计,可将新课导入作为关键词,由这个关键词引出“水稻育苗保温”案例,再延伸出“你知道吗?”这个分支,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水和沙土哪种物质的吸热能力强?”等等。其中,对于思维导图中“水稻育苗保温”案例的设计,可采取图文并茂设计形式,以刺激学生展开积极思考。
        2.2在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在物理课堂上会涉及很多概念教学,对于速度、机械运动、摩擦力、浮力等物理概念的教学,若一味采取死记硬背教学方式,将影响学生对概念的记忆效果。

此时,将思维导图应用到物理概念教学中,更利于学生牢牢记住这些概念,形成一个相对清晰的知识结构。同时,利用思维导图开展概念课教学,可让课堂教学氛围变得不再那么枯燥、乏味,由此点燃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学习兴趣。以《力》一课教学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深刻记忆“力”这个概念,可先围绕“力”设计一个概念教学思维导图。接着,在课堂导入环节,向学生展示“力的引入”思维导图,把“引入”作为关键词,设计“小树弯腰”和“介绍神五飞天”两个分支,并由“小树弯腰”延伸出风的作用。当学生观察完思维导图内容以后,教师提问:“小树为什么弯腰?”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内容回答问题。然后,在课堂教学环节,先为学生展示“力的作用”思维导图,由“力的作用”关键词引出概念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两个方面内容。待学生掌握了力的作用效果以后,再为学生出示“力的符号(F)”思维导图。整个概念教学过程,学生将通过观察思维导图深刻记忆力这个概念。
        2.3在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课教学阶段,为了避免以讲代做现象的发生,充分调动学生对物理实验课的学习兴趣,应尝试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将思维导图引入实验课上,可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某一物理实验的实验目标、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等信息。同时,借助思维导图整合相关实验课信息,可利于提高物理实验课教学效率,从根本上避免将大量时间花费在板书设计上,取得更好的实验课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动手能力等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以“平面镜成像”物理实验课为例,在这一节实验课开始之前,可先借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示“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思维导图,以“平面镜成像实质”为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向四周发散,延伸出提出问题、假设、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结论六条分支。其中,在“实验步骤”分支设计上,采取图文并茂设计形式,清晰标注出本次实验有安装器材、找像的位置、测量、重复3~4次实验、记录数据几个实验步骤。当学生掌握平面镜成像实验方法以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物理实验室展开实验操作,从中体会到物到镜的距离和像到镜的距离相等等实验结论。
        2.4在学生记笔记中的应用
        在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学会记笔记极为重要,可巩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牢牢记忆相关知识点间的联系,快速在脑海中建立起一个相对完善的知识网络。而在记笔记过程中,要注重采用正确的方法。对于此,可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形式记录笔记。如此,能够简化物理知识学习中对文字内容的记录,将更多精力放在听课上。同时,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方式记录笔记,可呈现一个更加完善且全面的笔记记录内容,方便学生日后对知识点展开复习。例如,我在《声音的特性》章节教学时,为了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学习,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记笔记。课堂上,有的学生围绕“声音的特性”这个关键词,设计了音调、响度、音色三个分支。其中,“音调”又包括概念、决定因素、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四个方面内容。有的学生在利用思维导图记笔记时,采取了图文结合的记录方法,先在课堂上围绕“声音的特性”这个关键点设计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思维导图。课下,在每个知识点上标注了一个图标。以音调为例,旁边标注了一只蜜蜂。同时,细致完善了每个分支内容,补充说明频率单位是Hz。这种记笔记形式,可让学生清晰记忆相对零散的物理课知识点。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初中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策略也在不断的改进,过程中,初中的物理教师应当从自身做出改变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素质,并且在自己的教学方式上有新的想法,不仅能够确保学生学到足够的物理专业知识,还能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潘荣敏.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5):145.
        [2]刘宗强.巧用思维导图让初中物理课堂更多彩[J].新课程(中),2018(09):141.
        [3]李亚洲.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J].科普童话,2015(47):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