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传礼
湖北省房县白鹤镇圈门小学, 442100,
摘要:数学对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有着不容忽视的决定性作用,并且其还会在学生后期的化学和物理学科的学习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和教师教学方法落后等因素,小学数学始终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平时学习状态等因素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利用“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来增加学生对数学魅力的认知,进而为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策略初探
引言:小学数学新课标要求教师不应为了成绩而忽略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应基于新时代的背景下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广阔的数学新天地。“以学定教”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相类似,都是基于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原则上而展开的,充分地满足了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这一教学策略的实施充分贯彻了新课标理念,使学生能够在没有任何学习包袱的情况下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新课标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提倡,无不在提醒着广大教师们应该用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但是由于一些教师的观念陈旧,其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讲解数学公式和一些知识概念时仍然采用口头讲述的方式,不积极利用多媒体、微课堂等新型教学手段,这使得那些数学成绩不好的同学仍然保持着原有的学习状态,而其他学生的数学思维也没有得到扩展,久而久之,便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进程。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使得一些学生对数学“宠爱有加”,同时也使得一些同学对其“弃之不理”,学生们对数学两极分化的态度给数学教学的推进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与此同时,数学又是一门灵活自由的学科,一道数学题可以有多种解法,但是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把数学学科的抽象性表达得淋漓尽致,从未体现出数学学科的灵活与自由,致使诸多同学对数学产生望而却步的想法,即使是一些简单的数学题也不敢轻易尝试,无法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小学数学课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
2.1转换新型教学模式
“以学定教”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策略,当然要与新型的教学模式相配合才能彰显出其真正地价值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灌输式教学,而“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只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才能和“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相吻合。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枯燥的概念讲解模式转换为轻松的课堂讨论模式,由灌输转换为引导,把僵化转化成自由,打造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型数学课堂。例如,“公顷和平方千米”是和计量单位有关的一节,本节课要求学生搞清楚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关系,并学会和掌握二者之间的转化技巧。为了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明白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几张建筑物的图片,每一个建筑物图片下面都会有两种面积的表达方式,一种是以平方千米为单位的,一种是以公顷为单位的,通过数与数之间的比较,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平方千米要比公顷“大”,然后再采用组织学生讨论以及教师在侧引导的方式来进行接下来的内容讲解。
目前来看,新型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已经是大势所趋,其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还能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从而有效推进“以学定教”教学策略在课堂上的实施与开展。
2.2开展差异化教学
数学基础的牢固程度和接收数学知识的速度使得每一位学生之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性,统一化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需求,所以教师应积极开展差异化教学,是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学有所得。教师开展差异化教学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学生们的性格特点、平时数学成绩以及知识模块的薄弱点等因素,对于性格内向的同学,应在课上多加提问,使其敢于在数学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对于数学成绩较差的同学,应通过鼓励引导的方式帮助其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例如,教师在讲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节时,可以先了解一下不同水平同学对二者概念、特点的认知程度,根据具体了解情况来调整教学策略,为差异化教学的开展做铺垫。有的学生接收数学知识的速度较快,教师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思维扩展,有的学生总是搞不清楚或者忘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演示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掌握。教师在留作业时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酌情布置,切记不要让作业成为学生们的压力,应使作业变为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工具。教师在采用“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时,切莫忽略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应通过开展差异化教学的方式达到以学定教的目的。
2.3留出独立的思考空间
很多数学教师在讲课时很容易“讲到停不下来”,因为怕课上时间不够用,所以不管是正课内容还是课后习题的讲解,都会由自己一个人来讲,不给学生发言的机会,不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空间,这种讲课方式大大地影响了学生接收知识的效率。有的学生会因为老师不提问、讲课枯燥而在课堂上昏昏欲睡,有的学生想要认真听讲,却因为所讲知识太多而跟不上教师步伐,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适当地减少自己的讲课时间,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有效避免灌输式教学给学生数学思维带来的不利影响。例如,教师在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节时,可以先让学生们试着说一说自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理解,同时也说一说自己认为生活中的哪些图形属于正方形、哪些图形属于正方形,然后再进行接下来的知识概念的讲解,学生在看到书上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时,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印象中”的长方形、正方形和课本上所描述的长方形、正方形作一下对比,这个做对比的过程就是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认知的过程。教师应充分地明白自己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只是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并不能代替学生们思考,所以给学生留出独立的思考空间既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又是对自己扮演角色的认可。
结束语:固定的解题思路和僵化的教学模式会给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教师应积极采用“以学定教”教学策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僵化性,并帮助学生形成灵活的解题思维,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学科的魅力,摆正学习数学的心态,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学生们为数学知识概念而“发愁”,为数学作业而苦恼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钱圆圆. “以学定教”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J]. 新智慧,2020,(24):53+55.
[2]杨培根,周梦菲. 构建以学定教课堂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 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07):195.
[3]王勇. 让“以学定教”理念在数学课堂落地生花[J]. 小学教学参考,2020,(20):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