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月第3期   作者:豆甲立
[导读] 化学教师在实验课上为学生做好演示实验,再借助巧妙的实验问题设计
        豆甲立
        聊城第三中学北校    252000
        摘要:化学教师在实验课上为学生做好演示实验,再借助巧妙的实验问题设计,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本质、由容易到困难的指引学生去对化学实验进行深入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获得探究物质本质和变化规律的意识,拥有对化学知识进行更全面和深入的思考能力。高中阶段的化学实验课丰富而又复杂多样,可以极大的吸引高中学生参与其中。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分析
        引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法脱离于实验的分析与探索,借助探究性强的实验课程可以强化学生探究的能力,促使学生拥有自主探究世界、发现未知和认识世界的能力,使学生不断的加深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动手实验技能的提升,拓宽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渠道和接触面。
一、在化学实验教学当中培养高中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一)培养高中生的实践能力有助于提升其化学课程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吸引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最好动力元素,当高中生对化学可是产生浓烈的探究兴趣时,就会有效地激发高中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知识的求知欲望,引发学生的化学学习思维以及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思考。总所周知,化学课程是高中阶段极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实操性强是改门学科的重要特点,也是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基础。化学实验的内容丰富多样可以勾起学生探究未知的兴趣。高中生在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化学教师可以借助化学实验来引导学生更深入的学习化学知识,达到提升高中学生化学课程学习兴趣的目的,逐步提升高中学生化学实验的实操动手能力和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二)有效的化学实验可以加深高中生对于化学重要知识点的记忆
        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知识更为繁杂、零散、难记忆、难理解,高中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也会感到枯燥、无趣,并且这个阶段的化学知识量较大、知识点较多,以至于学生学习起化学知识来较为吃力。通常来说想要用一堂课来让学生对新的理论知识记忆的更深刻、理解的更透彻是比较难的,但是化学教师如果能够采用化学实验教学法把化学知识中的重难和难点更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就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程度,强化学生对于重要化学方程式的记忆,为日后的化学知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摆脱传统化学教学模式的束缚,不再简单的用口头讲解为学生传授枯燥的化学知识,使学生在充满活力和趣味的情境中学习化学知识。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提升高中生实践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借助化学实验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俗话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不论是开展化学课程教学活动,还是开展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时,学生兴趣的提升都是各学科任课教师的首要任务。对比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内容来说,高中化学的知识点抽象性更强、难度更高,大多数学生在都会对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更要侧重于从内在激发学生化学课程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对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产生好奇心,最终达到锻炼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要先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对知识点进行整合,尽量做到把化学知识和高中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缓解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紧张心理,让学生可以注意力全部投入到化学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知识,锻炼和提升高中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高中化学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人教版教材高中化学一年级上学期课程第四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这一内容时,用探究“Na、Mg元素金属性强弱”举例子,为了吸引学生的探究兴趣,化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趣味课堂。首先,化学教师要明确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在培养高中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深刻懂得金属元素金属属性的强弱规律。

其次,化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实验的安全性,在开展实验教学之前,先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并且亲自演示,之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尝试,让学生在实操过程中体会到实验教学的魅力。最后,化学教师结合实验的方法和过程,让学生真正掌握实验的重点。对于探究Na、Mg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可以借助Na、Mg元素和冷水反应的实验,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和变化,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最后达到培养学生化学思维的能力。
(二)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去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高中化学教师想要丰富化学实验课程内容,就需要化学教师顺应教育发展潮流,适当的转变传统的化学教学理念,借助多元化的授课方式,进一步引导学生重视化学和了解化学实验。在具体的化学实验课上,化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或者其他相关的实验教材,突破传统实验课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让学生可以更直观、更近距离的接触化学实验,把化学知识更生动、形象、立体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高中化学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人教版教材高中化学二年级上学期实验课程《制作简单的燃料电池》这一内容时,高中化学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有效、易理解的学习方法。化学教师在具体开始实验教学时,可以根据本节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设置有趣的问题情境,自然的把实验课题引入课堂。比如你知道为什么你在惰性电极去电解硫酸钠溶液的时候,其实质是电解水吗?氢氧燃料电池都有什么优点呢?等等,引发学生去思考,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实验。同时,高中化学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方式,为学生播放在化学实验中操作不当会产生的伤害,帮助学生提高化学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化学教师还要传授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和化学有关的紧急情况处理方式,让学生认识各种危险药品和化学液体的特殊标志。高中生只有拥有了更强的安全意识,并且懂得了实验室的规则以及安全仓做的方法,才能完整的完成化学实验,进而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高中化学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实验教学的主题,借助课堂提问、多媒体教学、情境创设等方式,去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尊重,进而促使在化学实验课堂上会自主分析、自主思考、自主发言。
(三)不可忽略学生实验后的总结和反思,注重高中学生实践综合素养的提升
        高中化学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化学实验之后,还有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反思。例如高中化学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人教版教材高中化学一年级下学期实验活动9《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这一内容时,学生在实验过后,化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浓硫酸和饱和的Na2CO3溶液都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并且让学生总结总结和写出与整个实验过程中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并且可以意识到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让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纠正自己的问题,达到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进而可以促进高中生的实践能力与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化学实验中培养高中生的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升。从长远来看,化学实验可以为学生未来实践能力和实操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还可以提升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品质和学生的实验体验。
参考文献:
        [1]孟丹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142-143.
        [2]雷丽霞.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11):47-48.
        [3]张凤霞.探讨中职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S5):310-311.
        [4]詹雪艳,袁瑞娟,段天璇,曹枫,黄建梅.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探讨[J].药学教育,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