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兴武
湖北省恩施市红土乡中心小学 445024
摘要:互联网+技术,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新颖教学方式。互联网拥有图、文、声的特点,能够将教学内容直观的展现出来,教师巧用互联网与教学方法相结合,能够让小学生的逻辑思维更加缜密,热爱数学课堂,增强学习兴趣。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可以增强小学数学的趣味性,是教师与学生交流密切,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帮助小学生更好的融入数学课堂,推动新型数学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互联网 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
正文:互联网是小学课堂的一种新的教学工具,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完善课堂教学环节。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微课,ppt课件,等等,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适应了现代学生发展的需要,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容易理解,让小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从而能够正确的理解与掌握数学内容。本文意在探讨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打造小学数学新课堂的方式。
一、小学数学互联网+技术课堂的现状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正在逐步采用互联网加教学方式相融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互联网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创新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但是仍有一些部分教师,仍然采用固有的教学方式,对于互联网与课堂相结合进行教学不够了解,这种课堂实践也比较缺乏。认为这样比较浪费时间,只有学生学会如何做题,取得好成绩才最重要,忽视了对小学生兴趣与能力的培养,就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难以提高。互联网+技术的新课堂,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数学知识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清晰的观察数学内容,能够更加体系化。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调动学生的主观性,锻炼数学思维。
二、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小学数学新课堂的方法
2.1利用互联网创设问题情境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创设符合小学生心理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有兴趣,带着问题去进行探究,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小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研究兴趣,锻炼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置问题情境。
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微课,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了解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且能够熟练的运用面积公式。在第二个教学环节中,由于学生对于面积公式已经掌握,教师就可以进行情境设置。比如,教师利用多媒体设置场景,同学们,青青草原的小羊们,要到咱们学校的操场聚会,已知学校操场草坪长80米,宽50米,那么小羊们想要计算一下学校操场草坪的面积。小学生肯定会被多媒体上的内容所吸引,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同学们能帮帮小羊计算吗。通过教师为学生展现这样一个画面情境,能够让学生融入其中,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进行问题的思考,能够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之后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问题的思考,并且在练习本上写出具体的解题步骤。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抢答的方式,回答上述问题。并且要评出“抢答之星”,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鼓励学生进行问题的回答,活跃课堂氛围。在最后,教师利用互联网展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自主计算完成之后,进行十分钟的四人小组讨论,答对的同学要帮助计算错误的同学,让学生进行小组成员的互帮互助,加深对面积题的理解掌握,同时学生也能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2.2合理利用微课学习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互联网,让学生观看微课,对数学内容进行预习和复习。让学生在微课的帮助下,能够增强学习效率,解决数学问题,能够更好的融入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巧妙的运用微课帮助学生进行学习。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小数除法的微课,内容主要为小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让他们对于小数除法,有一个很好的预习,在学生观看完成之后,能够理解如何进行小数除法的运算,从而更好的能够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这样能够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在观看微课的同时也能够明白自己在哪方面有不懂的地方,在老师进行讲解时就会有所侧重的进行听讲。接下来教师可以对本节内容进行讲解,讲解完成之后。利用微课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所学内容。教师提前采用微课的形式录制一段关于小数除法的视频,主要是对刚刚所讲内容的总结,师生观看完成之后,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对小数除法的知识形成逻辑体系。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和总结复习习惯,并且对于数学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掌握,提高学习效率。
结束语:小学数学新课堂的打造,需要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使课堂散发出新的活力。利用互联网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观看微课掌握数学知识等等。教师利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来适应现代学生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1] “互联网+”时代下基于建构主义的高校英语课堂改革研究 [J].陈明;. 才智 2019(30)
[2] “互联网+”背景下教师的反思与实践 [J].卞桂富;. 基础教育参考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