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站刚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大集中学 湖北咸宁 437500
摘要:为了使学生可以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更加积极和主动的和教师进行沟通以及交流,教师要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改变以及创新,融入新的元素,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活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入一些趣味性的案例,让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氛围中,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内容的印象,从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师生互动;教学研究
引言
在教育改革进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将被动的接受数学知识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探寻数学世界,能够激发出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学生的数学发展能力形成激励作用。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这个阶段,许多数学教学没有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基于部分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没有从初中数学的实际特点出发,未能从多角度教学进行分析,使课堂教学设计缺乏合理性。许多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和学习质量的标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当然,有些教师也会设计教学目标,但是部分缺乏对课堂教学目标的深度挖掘,导致课堂效率较低,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从而影响数学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晦涩难懂,未能与实际相联系
有些数学课程内容可能是学生在生活中很少遇见的内容,教师将这些概念与公式生硬地灌输给学生,不仅无法实现学生对这些数学知识的有效接收,还会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和排斥心理,丧失学习兴趣,阻碍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实现。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有效性的策略
(一)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初中阶段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得到分散,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始终保持一个非常灵活的状态中,能够对课堂中所讲述的知识内容进行深度思考以及研究。例如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在向学生讲述“菱形判定”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思路的引导,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矩形的判定时,我们首先想到的第一种方法是什么?那么类比着思考,菱形的第一种判定方法是什么?”教师在向学生提出这一问题后,每个学生的第一反应都是用定义证明:“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当学生回答完成之后,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这一学习行为进行鼓励,之后,再对学生的学习思路进行有效的引导,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已经知道: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那么反过来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吗?”教师在向学生说完之后,要让学生自己在纸上进行画图证明,留给学生一定时间后,教师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同学的证明过程投影或者进行板书,最后并对该学生的证明过程进行反馈,及时鼓励或者表扬,并且告诉学生,这就是菱形的一个判定方法。
然后再询问学生:“从菱形的性质入手,还可以由逆向的角度分析出什么判定方法吗?”只有少数同学会举手,说明他们有不同的方法,这个时候再启发一下其他同学。“同样的,我们来研究菱形另一个性质定理——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的逆命题”,这时学生们自然地提出猜想“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并且自己开始了画图证明,不需要教师的细说,也能继续下去,而教师的目的也达到了。这样一来,当同学们通过自己自主探究得出的结果之后,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会得到显著的提高。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根据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对课堂所讲述知识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以及研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创设开展师生互动
初中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复杂性都有所提高,这就造成了一部分学生难以根据教材文字来建立数学学习框架,从而在老师授课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降低了课堂互动水平。对于这类教学实际情况,数学老师可以利用情境创设方式激发学生的课堂互动积极性。例如,数学老师在讲到《不等式》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建立一个买电影票的情境。已知电影票为25元一张,如果一次性团购电影票超过20张,则每张可以优惠3元钱。现在有18个学生相观看电影,那么如何买票最划算呢?为了提高数学课堂的互动性,老师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情境当中,老师是电影院的卖票人员,学生可以利用数学知识来计算最佳卖票方案。有的学生经过思考后提出可以多买两张电影票来享受购票优惠,而有的学生则认为买的少自然花钱少。数学老师可以让学生体验一下不同购票方案所支付的钱数,从而发现购买20张票所支付的购票款比只买18张还要省10元。在这样一种互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数学老师的指导下利用不等式原理进行计算,从而更好地理解了不等式知识的使用过程。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对于同样的知识点,一些学生理解,有的学生却不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开展有效的小组讨论学习,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初中学生正处于童年向青春期过渡的阶段,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同龄人会拥有许多共同话题。因此,教师完全可以交出课堂部分时间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倾听学生小组合作的沟通,及时纠正错误。学习代数式化简时,它涉及因式分解的三种方法,即配方法、十字相乘以及提取公因式法,解题过程中充分发挥三种方法的优势选择合适的方法,但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可能往往不明白或只能掌握其中的一种方法,但是,同时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各自的学习经验,这对学生学习效果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结束语
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和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一定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从学生当前的学习特点以及理解能力入手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通过互动交流加强对学生学习思路和学习思维的引导,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在师生互动教学氛围中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从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探讨[J].情感读本,2019(35):102.
[2]汤世定.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4):49.
[3]秦俊.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中学),2019(1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