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模式下灵巧进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月第3期   作者:陈炳丰
[导读] 在如今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计算这块知识点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
        陈炳丰
        陆丰市南塘镇潭头小学
        摘要:在如今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计算这块知识点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因此,学生学习小学数学计算知识的好坏是关键,这直接关乎到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否。所以,智慧课堂下灵巧进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让原本比较枯燥的数学计算知识,通过对智慧课堂地运用,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改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质量,最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数学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智慧课堂;策略研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是相对比较单调的,这也是导致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下降,最终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质量。因此,智慧课堂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计算能力对小学生未来的实际生活和数学学习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学生对现实生活中遇见的数学计算问题或学习中遇到数学计算问题进行正确有效的处理,当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相关计算问题时,小学生可以用自身学到的计算知识证明其数学计算价值。于教师而言,则需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数学课堂教学质量,通过智慧课堂,灵巧进行计算教学,激发学生对计算知识的兴趣,同时采取有效教学措施让小学生可以真正正视自身的价值观,为小学生今后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计算教学弊端,合理优化算法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在传授小学生学习数学计算知识的过程当中,如果教师还是运用过去传统教学模式去教小学生学习计算相关知识,并且在学生学习计算的过程中只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往往忽略了教授知识的方式。过去的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小学生在学习计算这部分知识时,由于传统教育的机械灌输式教学,例如小学二年级数学利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表内乘法计算教学,如果一直让学生死记硬背乘法口诀,没有灵活运用智慧课堂的各种教学方法(游戏活动、乘法口诀比赛等)进行计算教学,这会让学生有种会了而不再学习此知识点的思维,从而使学而不精而失去学习兴趣,这对小学生学习计算起到很大的阻碍作用。使部分数学教师在传授小学生计算知识是忽略了小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体,因此课堂中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乏味的学习让学生产生排斥学习的心理,最终对学习数学计算失去乐趣 [1]。
        (二)算法多样,合理优化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而不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学不仅是知识地传授,更是学生的活动、体验与发展及追求。只有真诚对待学生,鼓励引导学生创新,让学生当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课堂主人的特性进行思考与选择,才会使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见与潜能,优化构建自己的学习方法。
        现在以100以内加减法为例,如25-7=多少的教学问题。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①从25起每次减1,减去7个1从而得出数的结果。
        ②把25拆成10和15,先用10-7=3,再用15+3=18;
        ③也能出现先用15-7=8,再用10+8=18;
        ④还有一种,学生会先算25-10=15,再算15+3=18。    
        显而易见,这四种算法中,学生通过比较、判断,他们会觉得运用第三种计算思路,更容易理解易懂。恰好,第三种的算法与笔算接近,也是接下来教师要讲解的100以内加减法的算理。在通过智慧课堂的参插,使学生在计算知识地学习轻车熟路,更能调动学习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学习欲望。


        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价值取向的对策
        (一)创设情境教学模式
        数学教师可以引用智慧课堂中的创设情境教学模式,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学习观念。数学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对学习计算的想法,让小学生发自内心的觉得学习好计算对自己以后生活是相当重要的,当小学生自身意识到数学计算知识的重要性就会自发的调动起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情况之下,数学教师就可以创设情境教学模式巧妙融入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实现最终教学目的。例如,数学教师在教小学生计算教学的时候就可以融入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例子,以此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数学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情境教学模式:“周六小明和妈妈去动物园看动物,成人票的价格是50元一张,儿童票的价格是成人票的一半,小明和妈妈还买了水果和零食一共花掉20元,那么请问小明需要帮妈妈计算一下她们这次游玩一共要花费多少钱呢 ?”数学教师提出这个问题的情境是小学生现实生活经常都会遇见的生活问题,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 [2]。数学老师提出这个数学问题不仅仅可以显示计算题本身的实用性,还可以让小学生认识到计算知识的学习对自己生活的重要性,让小学生对学习计算能力的养成重视起来,改变过去对学习计算的轻视心理。在例如,数学教师在教授小学生学习“两位数乘以一位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利用创设情境教学模式让小学生自己編一道和自己生活相联系的计算题,然后要求小学生用自己的计算方法解出答案,课堂中小学生们可以自行与同学进行探讨和交流,让小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沟通和探讨去发现计算方法其实是灵活多变的,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目的,让小学生爱上数学课,提高自身计算能力。
        (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平时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如果想给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首先就要做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师在教学时需要严格端正自身教学态度,积极的去创新课堂数学教学方法,增强对数学计算学习的兴趣,让小学生提高自身学习积极性。比如说:小学数学教师在传授两位数加减法的知识点时,数学教师就可以让小学生进行估算,在学习的过程中组织估算比赛游戏,数学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两位数计算的题目,然后小学生自行抢答,抢答估算结果最准确且最快的小学生,数学教师一定要给予该同学表扬与鼓励,那些不愿意积极参与比赛中的孩子,数学教师更要关注到他们学习计算的过程,数学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学习计算的实际情况灵活控制课堂进度,端正小学生计算价值观。数学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巧妙融入游戏教学法,可以为小学生创建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小学生觉得学习数学不在像过去那样紧张、拘束,学生会觉得学习数学计算知识轻松、自在,只有这样小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全面开发。
        三、结束语
        总之,在智慧课堂背景下,小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计算知识点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做到重视每位小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后对小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验收,数学教师不仅要提升小学生全面数学素质,还应该为小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数学的价值观,教师要抓住每个可以提升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机会,让小学生可以认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还会让小学生把自己应经学的的计算技巧运用到生活,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小学生可以用自己积极的的热情参与到数学课堂中。
        参考文献:
        [1]马军.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价值取向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1):229-229.
        [2]袁春海.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价值取向探讨[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4):153-153.
        [3]罗超男.浅谈生活情境在小学计算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9(43).
        [4]高红芬.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J].神州,2019(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