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思维培养和教学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月第3期   作者:尹金辉
[导读] 数学在小学学校教育的工作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并在学生的学习生涯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尹金辉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思源实验学校663400

        摘要:数学在小学学校教育的工作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并在学生的学习生涯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而小学低段的学生往往对相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感到厌烦,进而由厌烦产生的畏难心理逐渐转变为抵触数学的不良情绪。很多教师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却缺乏适当的方式与途径,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帮助学生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阶思维;教育策略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来开展教学工作,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天性爱玩,让他们安静的在教室中安静的学习相对来说比较困难。鉴于此,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爱玩的天性来进行课程导入,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巧妙的加入到课程导入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将学生在课间玩耍过后的亢奋状态快速调整为对学习的兴趣。
        一、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是高阶思维中的基础,学生只有拥有了逆向思维,才能在数学的学习中更加灵活变通。另外,逆向思维也是帮助学生掌握较难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由此可见逆向思维对与学生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进行培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小学低段数学知识的学习,为今后更加深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在进行《一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教学时,教师便可以这部分的知识作为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根据,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逆向思维的基本方法。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辅助,将加减法的进位退位制以提纲的形式一一罗列,让学生看到二者之间的联系,并能够据此产生思维活动。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当中,便可通过这条性质进行逆向思维的培养。给学生出示例题:“5316 - 3954 =? 1362”引导学生不通过计算说出“1362 + 3954”的答案,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讨论,学生便能得出结论:“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在加法与减法之间灵活转变。同理,在这种教学方式在加法运算中同样适用,教师通过多次重复,引导学生在一则算式当中找到加法与减法的运用,从而提升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二、优化课堂模式,提升课堂质量
        传统课堂“粉笔加黑板”的固有课堂模式在强调素质教育、教学效率的今天已经显得不合时宜,但很多教师依然不愿意放弃这种老旧的教学方法,不对课堂模式进行创新,用大量时间书写板书,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师书写板书时分散。因此,对课堂模式进行优化已经非常迫切。


        例如: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设备走进了每一间教室之中,但很多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利用并不充分,仅将其用作学生在休息时的播放器,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我们都知道,多媒体教学设备拥有传统教学无法相提并论的两大优势,即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声、光、形、色”四位一体,能够在课堂中的任意时间帮助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当前教学内容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进入学习状态。由于使用多媒体教学省去了大量的板书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也会高度集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法,进一步提升课堂质量。教学实践活动是优化课堂模式的另一重要方法。教学实践活动自身即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同时,也与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在生活之中发现数学。
        三、适当控制教学内容,高效利用时间
        小学生在课堂中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仅有十五到二十分钟,而小学课堂的时间会持续四十分钟,剩下的二十到二十五分钟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会呈直线下降。这种情况就要求了教师要抓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十五到二十分钟的黄金时间进行课堂教学主要内容的讲解,也不宜让数学课堂填的过满,几乎不给学生思考、消化的时间。若教师不对教学内容进行严格的把控,在一节课上讲授过多的内容,非常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对数学产生厌恶的情感,难以再次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性。同时,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把控的同时,教师自身要练就过硬的教学本领,选取最合适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进行20以内加减法的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与现实生活贴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使学生能够对20以内加减法这种相对简单的知识产生更深入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记忆。教师向学生提问:“一个盒子可以装18颗乒乓球,现在盒子里已经有了4颗,那这个盒子还能装多少颗球呢?”学生回答:“不知道”。教师:“那我们就来一起数一数,看看盒子里还能放几颗球。”经过演示,学生知道了18-4=14,也能够对这条算式加深记忆。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首先,要控制好自身的情绪,不因为学生的小错误而大发雷霆,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同时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受到教师积极情感的影响,让课堂变得更加轻松,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对教学内容进行严格的把控,用创造教学情境的方式,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区间内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最后,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状态,使用儿童化的语言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兴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宇星.小学数学《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与反思[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2):24-27.
        [2]管章伟.小学数学课堂问题串教学的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12):23-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