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德育渗透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月第3期   作者:李月云
[导读]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还能够通过体育锻炼来学习吃苦耐劳、迎难而上的良好意志品质
        李月云
        广东省惠州仲恺高新区仲恺第二小学  516000,
        摘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还能够通过体育锻炼来学习吃苦耐劳、迎难而上的良好意志品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把体育课堂教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本文主要分析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在体育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研究了小学体育课堂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措施。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体育;德育教育;
        立德树人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理念,也是教育发展的首要目标。小学体育课堂是一门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水平为目标的教学科目,通过体育锻炼让小学生能够学习更多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教师在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能够让学生在运动当中接受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不断地促进学生的创新发展。
一、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体育课堂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推行,小学教育对于德育教育的开展逐渐加强了重视力度。虽然当前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已经逐渐开始渗透德育教育,但是在教学中还存在较多问题[1]。体育课堂跟其他课堂相比稍有不同,体育课堂是在户外开展的,因此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尤其是小学生们年龄比较小,更加向往教室外面的自由天空,在体育课堂上学生们能够自由活动,放松身心,缓解自己的学习压力。教师如果结合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照本宣科的在课堂上为学生灌输德育教育,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让学生抵触德育教育,不仅提不起课堂教学效果,德育教育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添加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并把德育教育知识点自然而然的深入其中,让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具备的与品质。例如教师可以在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能够在运动中团结友爱、共同面对困难。如果在体育运动中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学生对于运动精神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这样的教学方式,要比传统教学中照本宣科的机械教学手段更好,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强调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德育渗透有效措施
1.德育教育需要教师从自身做起
        通过调查可知大部分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个阳光开朗的体育教师,在课堂上不会对学生乱发脾气,充分融入到体育课堂上跟学生平等相处。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和蔼可亲教育方式,也需要具备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这些都会对学生起到十分正面的示范作用[2]。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需要衣着简洁大方,教学态度自然端庄,使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教学细节处教师可以适当的展现自己的师爱品质和师德行为,这些都会对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影响。体育教师有责任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提高要求,强化个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自己在生活和教学当中的言行举止、工作态度、精神风貌和文化修养来感染学生,学习更加精湛的教学技术,具备崇高的工作精神,从而为体育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打下良好的基础。
2.深入挖掘教学内容
        在小学体育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比较丰富,并且学生们学习的运动项目和知识种类比较多,因此其中有很多内容都能够跟德育教育结合在一起,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据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学生都喜欢教学小游戏,通过游戏来学习知识更加轻松愉快。因此作为新时代的一名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需要详细的研究教学内容,反思在教学素材当中哪些能够渗透德育教育,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教学小游戏,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

例如在学习单脚跳运动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单脚跳皮筋”的游戏,教师为学生示范如何跑几步之后单脚跳过一定高度的橡皮筋,并为学生适当的调整橡皮筋的高度。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锻炼身体素质。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潜移默化的激发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3.结合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逐渐进入到了课堂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已经变成了十分常见的现象。在之前如遇体育课堂遇到雨雪天气和雾霾天气不适合学生室外活动,教师会安排学生在教师中自习,这样就相当于一节体育课被取消了,学生们得不到任何的体育锻炼。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再课堂中结合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播放体育比赛相关视频。通过观看视频来观摩学习。教师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分解体育运动中的正确动作要领,同时学生也能够通过比赛真实感受到体育运动竞技比赛的魅力,看到运动员们为了国家的荣誉在赛场上勇敢拼搏,在学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很大的帮助。例如我国著名运动员姚明和刘翔,可能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十分陌生。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他们年轻时候在赛场上的闪光时刻: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一举夺冠成为第一个110m跨栏金牌得主。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田径比赛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刘翔夺冠对于中国体育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参与积极性。
4.德育教育要生活化、系统化
        想要引导小学生逐渐形成狼嚎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做好长期教育引导的准备。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观察和了解,重点关注在运动中体现出来的小细节,并为学生进行体育德育教育,既能够正常进行体育教学,同时也在其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能够对德育教育记忆更加深刻。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还要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例如在带领学生进行障碍跑运动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出消防员展示执行工作人物的场景。学生们在跑步过程中也能够体验消防员战士紧张的心情和工作中的艰辛。在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带领学生观摩真正消防员战士的日常训练,并教育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节约用水、安全用电、谨防火灾,通过运动锻炼培养学生对消防员战士抱有尊敬之情。
5.重点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大部分的体育课堂都是教师占据主体地位,为学生传授应该如何学习、确定教学计划、带领学生学习体育技能,这样被动的学习很容易让学生对教师过于依赖[3]。并且班级学生数量较多,教师无法一一为学生进行教育传授,学生一旦失去学习兴趣,会严重影响学习质量。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主动积极的学习体育知识。例如在课堂上学习足球射门技巧,教师可以不断地缩小球门的宽度,然后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号召其余学生为他鼓劲加油,当有学生挑战成功或者失败的时候,教师也要表扬和安慰他们。久而久之学生会激发出自助参与的欲望,为了同学和教师对自己的信任,主动参与到运动项目中锻炼,比教师的强行要求教育效果要好很多。
结语:
        在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也需要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内容,通过强化体育锻炼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新军.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德育渗透的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25):181-183.
        [2]蒋红英.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德育渗透的研究[A].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二)[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3]谢新荣.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德育渗透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0):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