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的情感指导有效性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月第3期   作者:邹素敏
[导读] 进入初中教育时期的学生正值青春期,情绪不稳定,加上繁重的学习压力,使得学生无法将内心的想法和情感表达出来
        邹素敏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四基初级中学  528305
        【摘要】进入初中教育时期的学生正值青春期,情绪不稳定,加上繁重的学习压力,使得学生无法将内心的想法和情感表达出来。为了帮助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青少年,教师需要在教授音乐的过程中重视学生对情绪的感知,为学生做好情感指导,促使学生能在强烈的音乐氛围内将内心的情感抒发出来。同时,音乐歌唱教学中的情感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帮助其陶冶情操。因此,教师在实际授课中要舍弃以往音乐教学中不合理的歌唱教学方式,深挖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并将之合理运用到歌唱教学中,以此增强学生对情感的体验,也进一步提高音乐歌唱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音乐;歌唱教学;情感指导
前言
        音乐是能寄托人们情感的一门艺术语言学科,最能够表达人们多彩的情感。歌唱教学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传授学生一定的歌唱方法和技巧,并对其进行情感指导,让其能真切感悟歌曲中的情感。因此,在音乐歌唱教学中,教师应当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主。本文主要分析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指导。
1.营造氛围,促使学生充分体验歌曲中的美感
        音乐课程与其他学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并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在音乐课堂中,只有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前提下,才能使得教学效果达到理想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歌唱环境,以情境教学法作为教学思路,增强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情感体验。另外,初中生对外界事物充满求知欲,喜欢了解各种新奇的事物,因此在音乐课上进行歌唱教学时,教师只需要从细节入手,并能轻易将学生引入歌曲的情境中,使得学生能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充分掌握歌唱技巧[1]。例如,教师可以在音乐教室的装潢上花些心思,将一些乐器的图片或者是音乐家的肖像粘贴在四周的墙上,并且在为学生上课时,可以先将歌曲简谱抄写到黑板上,或者将事先准备好的课件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在学习第二单元“七彩管弦(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欣赏片段“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通过多媒体播放出来,让学生能真实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而在感受音乐的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到七彩管弦的不同之处,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方式,能促使学生积极的配合教师开展的各项活动,以此进一步提升音乐教学质量。除此之外,初中音乐歌唱教学,注重的是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若是让学生只是听歌、唱歌,那与KTV有什么区别,根本无法起到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作用。当然,如果只是让学生单纯地听听歌或者唱唱歌,学生的好奇心只能得到暂时激发,长期下去必然感到腻烦,甚至对音乐课产生抵触。这就要求,教师应当注重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指导,根据歌曲的不同,为学生营造不同的音乐学习情境,在丰富学生内心世界的同时,也能使得学生更好的感受到音乐教学的魅力,从而摆正音乐学习的姿态[2]。同时,初中生正在经历变声的阶段,使得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声音不自信,会羞于开口唱歌,从而无法达到教师课上的所提的要求。而教师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应当适当放宽要求,歌曲的演唱技巧并不是教学的主要目的,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歌曲背后蕴含的故事,了解其内涵。例如,在学习第七单元“梨园百花(一)”这节课程时,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了解京剧常识,在欣赏京剧时,能读懂其内涵,听懂其寓意。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的用处,向学生展示一些与京剧视频或者展示相关图片,以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京剧与其他音乐类型的不同之处,让学生能在京剧环绕的氛围下,真正感受到我国国粹的魅力。


2.帮助学生知悉音乐作品的创作基于何种背景,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环节就是为学生讲解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而教师要想做好歌唱教学的情感指导,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教学环节,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初中音乐的教学内容中囊括了许多经典的音乐作品,而这些内容丰富且旋律优美的音乐作品同样具有丰富的情感,充分体现出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同时表现出作者的价值观和追求。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从教材内容出发,不仅向学生讲解歌曲的演唱技巧,还要引导学生对歌曲背后的故事进行探究,了解其创作背景,并且可以给学生讲解作者的生平,让学生能从作者生平事迹更好的掌握歌曲的情感内涵,以此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乡间的小路》这首歌曲,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先把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明白这首歌曲是上世纪70年代复流传甚广的台湾校园民谣,同时它的主题也是当时台湾校园民谣中广受青睐的类型,简约的曲调和质朴的歌词中间流淌着对自然景色的赞美[3]。当然,在向学生介绍创作背景时,教师应当以简约明了的语言进行讲解,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听懂。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分组朗诵歌词,帮助学生更好的解读歌词情感,这能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更加投入,能让学生对音乐教学有全新的认知,提升其对音乐歌唱的兴趣。
3.教师做好情感示范,为学生做好榜样
        音乐歌唱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学习歌唱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在情感上互相交流的过程,师生双方能更好的敞开自己的心扉,同时也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在情感上互相交流的过程。同时,在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能深切体会到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在演唱歌曲的同时也能领悟歌曲所传递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以丰富的情感进行授课,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情绪,更好的引导学生去体验歌曲中的情感表达[4]。另外,教师应该在音乐课堂中投入热烈昂扬的情感,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其真正喜欢上音乐教学,明白情感在音乐歌唱中的重要意义。例如,《明天会更好》这首音乐作品曲调悠扬而又充满热忱,深深地传达出人们对和平的期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教导学生演唱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将情感融入歌曲中进行示范演唱,通过饱含深情的歌声让学生感受到这首作品的深厚情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当中,使得学生对歌曲充满好奇。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正处于当时的环境中,对和平的祈求、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进而将歌曲所表达的情感通过演唱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将情感融入到歌曲的演唱当中,使得学生明白情感在歌曲演唱中的重要性,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得歌唱教学课堂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4.结论
        由上述得知,情感指导不仅对对音乐课堂质量的提升有极大帮助,对初中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升也有极大意义,总的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音乐学科更加注重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情绪体验能力的增强。通过学习音乐,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进一步加强。所以,教师应当将情感教育与音乐教学充分融合起来,给予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促使其被音乐的魅力所吸引,以此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志微.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的情感指导有效性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000(006):232.
        [2]陆宏伟.初中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的有效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000(014):1-1.
        [3]杨娜.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最漫画·学校体音美,2018,000(032):P.1-1.
        [4]章晶晶.初中音乐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实施策略[J].读与写(上,下旬),2020,017(003):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