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环节教学模式与思想政治课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月第3期   作者:赵天翔
[导读] 高效课堂是最接近于理想课堂的教学形式,构建高效课堂,让教师教着轻松、学生学着愉快,是每一位教师的追求
        赵天翔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泸源普通高级中学
        关键词:六环节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课 高效课堂
        论文摘要:高效课堂是最接近于理想课堂的教学形式,构建高效课堂,让教师教着轻松、学生学着愉快,是每一位教师的追求。而追求高效,又必须以某种模式为载体。在新课改背景下,云南省泸源中学采用“六环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在构建高效课堂方面积极探索。
        高效课堂是基于有效教学理论,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无效性和低效性而提出,它立足于课堂,通过教学改革,实现“低能高效”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 思想政治课高效课堂内涵的理解
        早在20世纪70年代,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1927—1987)就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和学生的学习效益是政治课教学要达到的理想目标。
        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德育课程,与其它学科相比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但是若老师不能处理好课堂教学内容,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学习兴趣,不能达到真正的德育效果。相反,一节高效的思想政治课则会对学生影响深远,甚至会让学生终身难忘。高效率的思想政治课是指通过教学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思、学有所感、学有所用。
        高效课堂不同于有效课堂它强调的是“高效”二字,这里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去理解。首先是学生能高效的“学”。即通过一堂课,学生能快速的理解掌握所学内容,减轻课业负担,并能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有所提升,即使走出了校园还能将学到的知识品德影响社会;其次就是教师高效能高效的“教”。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的,高效教学是教育的境界,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里,吧教学内容讲的即简练精要又能让学生听懂就需要教师在备课和上课上多下功夫,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 思想政治课高效课堂应坚持的原则
        1. 主体性原则
        坚持“以学生为本”是新课程理念的首要标准,同样,思想政治课高效课堂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个性差异,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师生的平等对话、有效交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选取的材料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学生想学、乐学,才能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
        2. 时代性原则
        政治本身就有明显的时代性,因此,思想政课的教学也要与时俱进。正处于中学阶段的青少年对社会问题已逐渐产生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把握时代的脉搏,跟踪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并把这些内容与教学中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运用的能力。


        3. 精炼性原则
        思想政治课要取得高效的效果,就要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的时间,合理安排教学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抓住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几分钟,通过课前充分准备,将知识点简练精要的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上就能记清、记牢,提高学习效率,减轻课业负担。
        4. 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结合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制成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方式自主学习。改变对学生的评价由传统的一张试卷、一段重点内容的默写的单一形式,到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三、 构建思想政治课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堂高效的思想政治课,是教师课前精心准备和认真严谨的设计教学过程的结果。云南省泸源中学从“课堂教学六环节”入手,着力构建思想政治课高效课堂。
        1.提出问题
        学习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就是解决问题,问题既是学习任务,也是学习内容。在思想政治课堂中采用问题引导教学的方法,首先由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和导向,带着问题去想,带着问题去学,最终在学习中解决问题,达成学习任务。
        2.思考展示
        思想政治课堂往往给人枯燥乏味的感觉,而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并进行思考的展示,就改变了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思考中探索新知,变被动的“背记”为主动的“思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联系学生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多样化的活动,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小组竞赛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体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科思维。
        3.问题分析
        4.在思考中学生必然出现一些困惑,抑或发现一些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在问题分析中给予学生知识上的和方法上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4.点拨指导
        在充分暴露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方法、步骤、原理的梳理与讲解,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形成对知识的正确认识和完整印象。
        5.巩固练习
        知识最重要的是应用,能够用所学新知去解决问题,是检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试金石。带着新知,趁热打铁,通过教师事先精心准备的课堂练习,来检验本堂课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有很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通过练习,对核心知识进行巩固升华。
        6.归纳小结
        归纳小结是回顾新知,构建知识网络和体系的关键环节。通过知识概括和方法归纳,让学生既能够从宏观上把握所学知识,也能够得出一般性规律和解题方法。
        总之,创建思想政治课高效课堂是每位一线教师努力追求的方向,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既要善于倾听学生思想,又要树立教师学术权威;既要充分发扬课堂民主,又要善于集中归纳总结;既要从宏观上把握教学,又要从微观上进行指导,才能不断探索并拓宽高效课堂的有效路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