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300467)
摘要: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全面落实互动教学理念,从而实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利用美术互动来发展学生的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互动课堂中,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与资源。基于此,本文对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以及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美术;互动教学;实践探讨
一、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
(一)缺乏课堂互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也受到了家长和学校的多方关注。很多教师已经逐步形成了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意识,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根据笔者的调查情况来看,仍然有很多年纪较大的教师没有拥抱新课程改革,在课堂上仍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主。众所周知,小学生天性是活泼好动的,所以他们很难在课堂上安安静静地保持45分钟全过程听讲。所以教师长时间地将一些美术知识灌输给学生,只会扼杀学生的天性。除此之外,也有一些自主性和独立性一般的学生,没有参与到课堂中,造成恶性循环,阻碍了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二)教学方式单一,影响弱势学生
小学美术教学的宗旨和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艺术涵养和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务必重视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充分地结合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工作。根据笔者的调查来看,当前阶段最为重要的问题是教师的教学缺乏趣味性,教学的手段也比较单一。上课时,往往采用语言灌输和粉笔、黑板演示,重视学生的绘画技巧培养,但是对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普遍比较忽视;开展实践活动时,主要是以临摹作品为主。上述教学方式尽管可以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但是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在上述过程中并没有取得明显的进步。
(三)评价方式错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因为言语运用不当,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下滑;也有一些教师对学生的错误采用一些攻击性的言语,直接否定了学生的探索思维,使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热情逐渐丧失。
二、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采用游戏互动,激发互动热情
互动教学即将教育活动当作师生间的重要沟通,学生是动态发展的,与教学互相影响与联系。在这个观念下进行互动游戏,让师生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构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凸显出来,加强人与环境的影响,产生教学共鸣,增强教学效果。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互动教学与和谐的师生关系会对教学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美术教师要加强与学生间的良好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小学美术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与个性特点出发,为学生制订完整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利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美术课堂互动教学的趣味性。小学美术教师要给学生选择适合的游戏形式,让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游戏中。在游戏中可以培养学生人际交往与语言表达能力,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让学生在玩中学,激发学生互动热情,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把握互动时机,增强互动效果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课前准备工作做到位,其中具体包含教学目标、实施计划与方案等。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我们的音乐会”时,可以在课前预先收集较为常见的音乐类型的代表曲目,然后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播放,引导学生掌握这些音乐类型的特点,进而引入教学内容。这一方式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外,在实施互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掌握好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时机,结合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讲解“我的动物朋友”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抢答环节,或者通过分组的形式带着学生进行讨论,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或曾经接触过的小动物,说说这些小动物身上有哪些特征。利用这样的方法,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拉近师生间、学生间的距离。
(三)重视评价反馈,推动互动改进
小学美术互动教学模式中,评价反馈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种评价方法综合运用,能使师生互动双方获得较为客观的反馈信息,为教学策略调整和优化提供有力支持。在小学美术教学评价反馈过程中,教师应综合运用激励性评价反馈方法,将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总结方式相结合,通过生生评价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总结时,应注意“扬长避短”,以表扬为主;点出学生不足时,要采用委婉的表述,防止挫伤学生自信心。通过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和教师总结的方式,教师彻底改变传统由教师主导的教学评价方式,达到深化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四)情景的创设
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相关的拓展知识,在小学生自主意识的认知范围内创设情境,通过这个场景模型的引导区域,帮助学生学习艺术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在情境模型的创建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教师引导和小学生积极参与的原则,尝试从小学生的认知范畴中选取一些场景来激发小学生的艺术学习兴趣。在场景创作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投影,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艺术作品的意义、背景和特点,通过这种有趣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接触到艺术作品的精彩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互动,从而实现艺术课堂的互动教学模式。
(五)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要强化新的互动教学模式,关键是要突破传统的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从传统的教授转变为现代课堂形式中的引导者,以弥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差距。例如,在欣赏和分析西方油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欣赏、感受和体验带有宗教色彩的油画。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不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不仅营造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而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形成了一种新的师生关系。
(六)教学贴近生活,提升学生参与程度
美术知识来源于生活,日常生活中蕴含着各种各样的美术知识,并且学生每天都与日常生活中的美术密切接触。例如,桌椅板凳等不同形状的物体,都可以被看作美术中的元素。所以小学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些生活中的元素作为教学素材,与学生展开讨论和互动,使学生利用学到的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绘制出生活中的物品,让生活与美术有机结合。通过互动式教学的趣味性提升,使美术成为彰显生活内涵的学科,进而提升美术教学的应用价值。例如,教师可以把杯子、铅笔刀、足球、碗等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收集起来,成为教学中的元素,教学生增强观察生活的能力,在对物体反复的临摹中,使学生的美术水平得以提高。另外,将生活元素加入教学中去的过程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美术认知能力,使学生树立美术“有用论”,摒弃美术学习虚无缥缈的错误想法。
三、结束语
要想让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发挥作用,就必须从小学美术教师本身教学理念的革新入手,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思想,不断学习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合理设计出适合本年龄段的互动内容,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确保学生可以在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美术知识,增强小学生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梁婷婷.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天津教育,2020(28):125-126.
[2]段美君.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教育界,2020(38):31-32.
[3]黄美文.小学美术课堂中互动教学模式探微[J].新课程研究,2020(26):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