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梅
山东省庆云县渤海路街道办事处杨习武小学 山东庆云 253700
[摘要]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课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块主阵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创设各种学生感兴趣、符合音乐情绪特点的教学情境,这对于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起到很大的作用,它有助于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措施
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小学音乐教学中要从学生兴趣入手,做到与游戏紧密结合,采取多种有效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使音乐课的课堂效率得到提高。
一、创设富有情趣的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教育,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音乐教学过程中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才能切实达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是了解学什么,更要学会怎样去学音乐。传统教学中往往采取满堂灌的方法,老师教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只是教会了一首歌而已,学生既没有学会为什么这么唱,同时也剥夺了孩子的自助思考的能力。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围绕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去思考、自习。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如教一首新歌,老师范唱后,可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开动脑筋,认真自习后,老师再稍加点拨,这样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在课堂上制造轻松的氛围、创设富有情趣的音乐情境,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带着浓郁的求知欲走进课堂,若能长期坚持下去,凭着几个穿针引线的问题,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又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学习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驰骋想象的空间。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教师应充分挖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的审美实践与创造中逐步发展与丰富。因此,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首先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用爱心与激情在孩子们情感世界里播种出绚丽的彩虹。让他们带着一份真情去体验音乐,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使之产生共鸣,愉快地进行教学。
三、把音乐课与游戏结合起来,在活动中享受快乐。
小学阶段是游戏期,音乐游戏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小学生身心、智能、道德品质、情感、创造性,以及个性成长的重要手段。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天性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我们将音乐游戏列入课程,把音乐游戏作为小学生教育的基本手段,这充分体现了小学生教育的特点,将有效地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使小学阶段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乐园。音乐游戏在发展小学生音乐能力及全面发展教育上都有着综合性的作用,我们教师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少年儿童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1]。无论用什么方法来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通过音乐活动这种形式带给学生快乐。而快乐是孩子学习探究尝试的原动力,孩子因为快乐所以学习,因为学习所以快乐。因此,我们要多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让他们寻找快乐;多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创造快乐,真正享受音乐。
四、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的讲解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是一堂音乐课的核心,也是音乐教学的基本任务。所以教师上一堂课既要完成教学内容,又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的讲解方法。当然,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讲解方法,歌唱教学、器乐教学、欣赏教学、律动教学、创作教学、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都有各自不同的最佳教学方法,而不同的作品和内容又有不同的最佳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所以教师要努力探索,争取找到该教学内容的最佳讲解方法,取得最佳教学效果[2]。例如:学生对掌握不同的节奏型,往往会出现困难和混淆。如果死记硬背,为学生带来许多困难。教师可根据生活中的不同音响特点编写一些“节奏歌谣”或归类比较,让学生反复练唱或分析对比。如钟摆摇(的嗒的嗒)、打机枪(哒哒哒哒,哒哒哒哒)等,这不但对视唱有所帮助,对以后的听音记谱也有促进作用,同时增加了对音乐形象的理解。除了教师的讲解以外,教师还可以发动学生,采用提问、思考、讨论等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的有意提问,能把学生带入思考、追求、探索的意境中去。特别是对节奏特点突出以及有特性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可把附点音符、三连音、切分音、休止符让学生找出,教师还可以故意把附点音符、三连音、切分音、休止符弄错,请学生来纠正老师的错误,从而引导学生去思索和鉴别。
五、巧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创造是发挥学生想像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扬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创造包括两类内容:其一是与音乐有关的发扬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其二运用音乐材料创作音乐。即兴创造是人在一定的情境和环境下,受某种气氛或情绪感染、触动、启发而产生的音乐创造活动。它更多地带有情绪化、自发性、随意性、现场发挥的特点。生活情境教学就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展开联想和想像,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即兴创造提供条件。例如:《真善美的小世界》是四年级第一学期教学中的一首乐曲,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真善美,根据这首乐曲的这一特点,可精心设计一个以新奇为主的教学方案,通过请学生欣赏《迪斯乐园》,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这一实践证明:教师因势利导,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尤其是用多媒体去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情境,能激发学生兴趣,很好地调动参与意识,使学生“乐学”,实现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有机整合。
六、合理运用教学评价,注重有效的课堂反馈。
音乐课的教学评价是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学中合理有效的发展性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发展。(1)运用激励性的教学评价。激励性的教学评价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课堂上富于鼓动性的语言能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成为他学习的动力,学生的自信心很快就增长了,学习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2)评价的形式可以多元化,通过老师、学生自评、互评、他评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评价要做到人性化,在评价中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向上的态度进行评价,让同学之间互相欣赏对方的优点(3)评价要具有全面性,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优势,要相信每位学生都有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的潜能都得到开发。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的情绪积极学习。小学音乐教学往往是由音乐知识、学唱歌曲、音乐游戏、唱游表演、乐曲等若干环节优化组合而成,而每位学生的音乐天赋、能力都有差异,有的学生唱歌条件好些,有的则舞蹈好些,教师要能注意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关注学生的一切表现,随时随地发现,挖掘他们的优点,给学生适时的鼓励、评价。学生在课堂中从老师的及时评价中得到满足、自信和鼓舞,继而不断获得继续前进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新课堂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不仅应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方法,更应使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应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认知情趣,这样的课堂才能放飞学生的个性,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高兴梅.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J].新课程导,2018,(24):24.
[2] 左桂英.论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途径[J].散文百家,2020, (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