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海燕
常熟市谢桥中学
摘要:阅读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语言学习更离不开阅读的助力,大量阅读是学好英语的必要条件。但是,目前初中英语课外阅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英语课外阅读兴趣不高,阅读效率低。笔者通过自身的实践,探讨分享在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中实践情况和一些阅读策略的指导
关键词:英语课外阅读,阅读策略的指导
阅读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语言学习更离不开阅读的助力,大量阅读是学好英语的必要条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学生的五级课外阅读量提出了具体要求:除教材外,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分别要达到 4 万词、10 万词和 15 万词以上。但是,目前初中英语课外阅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在我们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注重教材知识点的讲与练,忽视了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指导。学生的阅读输入主要来源于教材,很少接触教材之外的材料,课外阅读也仅局限于试卷与配套练习中的阅读理解题目。而很多学生认为教材上的阅读材料难度不大,趣味性不强,内容陈旧,甚至有的对话内容比较幼稚。而配套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目都是集中在为考试准备,所以学生对课外阅读重视程度普遍偏低,也缺乏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所以学生阅读能力差,阅读效率低下。但是现阶段,对阅读能力的考查已成为各类英语测试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从这几年苏州英语中考的分值来看,阅读类题型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很多学生明明每天都花大量时间背英语,可是成绩却总上不去,当我们分析试卷的时候,多半会发现是阅读上拖了后腿。那么我们老师怎么做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所以,我对我班的45位学生先就课外阅读进行了一个问卷调查。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你们认为课外阅读是否重要?2.请你说说你阅读效率低下的原因是什么。3.通过报刊阅读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4.请你说说对英语报刊文章感兴趣的原因。对于第一个问题,97.37%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很重要。第二个问题,收到最多的答案是生词太多,其次是认为自己阅读量太少。而对于第三个问题,学生认为通过报刊阅读积累了很多好词好句,增加了知识储备,阅读理解能力有所提升。第四个问题,很多同学认为文章有趣,贴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非常有意思。当我收到调查结果的时候,我们发现学生反应的生词多,阅读量少,知识储备不够等问题导致的阅读效率低下,在我第三和第四个问题的回答中,就是通过英语报刊阅读,是能够得到解决或者改善的。那么,我唯有坚定不移地进行课外阅读,通过日积月累,积水成渊,从量变达到质变,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英语课外读物,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培养阅读习惯,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为发展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提供各种可能,正所谓,有了足够的输入,才有高效的输出。那么我是如何进行课外阅读的呢?
首先,精心选择读物,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根据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与启示》
中著名的“i+1”理论,“i”指现有的语言水平,“1”指阅读材料要比现有的水平高 1 个档次。所选读物的词汇量、内容难度等可略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我们牛津译林教材话题广泛,并且节选了很多英语经典英语名著,比如,《爱丽丝漫游仙境》,《格列佛游记》等,所以在此基础上,我在前两年,选择了黑布林系列,黑布林系列虽然简易,但仍然保留了英文原著的精髓。学生阅读简易读物,可以体会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可以了解外国的风土人情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跨文化意识,从中习得地道的表达方式,提升英语应用能力。而且黑布林系列是根据年级有不同的书目推荐,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水平和爱好进行书目的选择。我带学生一起读过《巴斯克维尔猎犬》,《黑骏马》,《绿野仙踪》,《小妇人》等。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我们知道,名著浓缩智慧的精华,启迪成长的智慧,这对他们将来真正接触这些名著,也是一个很好的启蒙。
今年我教初三,我带领学生开展《21世纪英语报》的课外阅读。我选择报刊阅读的原因,首先,丰富、地道的词汇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里面的好词好句有着巨大的语言魅力。第二,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加强跨文化意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中又渗透着文化,通过报刊阅读,我们进行着东西方文化的比较,这样可以了解美国大选背后的故事,也了解到了国学故事“浪子回头”……第三,以读促写,由于大量的通过阅读,学生吸收的一些原汁原味的英文短语和句子,以及地道和自然的语言风格会被运用到写作中,在21世纪英语报纸上有个话题专栏是Just ask,是探讨青少年问题的一个板块,里面有谈自己的日记被妈妈偷看了怎么处理,身高被同学嘲笑怎么办等?通过学习里面的两封信,如果同学们遇到类似话题的写作,不但有话可说,还能表达地更漂亮更地道。而且这样的话题,对于学生来说,是有着某种感同身受,与其说他们在阅读,不如说他们和文字在交谈。释放自己的困惑,找到解决的出口。第四,通过英文报刊阅读锻炼思维能力,英文报刊上有许多有哲理的文章,读后对生活会有更深刻、更真实的想法。阅读英文报刊既是语言的交流,更是生活的交流,使思维模式的培养。比如我们报刊文章《Take life one step at a time》,主旨告诉读者怎么处理压力,即活在当下,允许自己一次只专注于一件事。这让我想到这次我们初三期中考试的阅读理解的最后一篇文章就是类似这样的文章,很多学生反映看不懂,得分率低,如果我们能带学生经常看到这样的文章,相信学生处理起来就会游刃有余多了。第五,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报刊上的文章内容新颖,题材广泛,有学生喜欢的偶像的介绍,也有热门电影的介绍,也有当今世界热门话题的讨论。因此,学生们能对英语学习保持持续的信心和兴趣,为他们营造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接下来我谈谈阅读策略的指导。首先,学生在刚接触全英文读物时,由于认知水平有限,以及中英文文化的差异,会产生畏难情绪。这个时候老师只让他们自己看,不给与一定的阅读指导,那么学生是无法快速、高效的进行课外阅读的。为了让学生顺利地进行课外阅读,老师要做一个有心人。老师需要重视精读和泛读的有效结合,比如文体结构的分析、标题的预测、主题意义的解读、词义的猜测、扫读跳读等。在课外阅读中,老师要及时给学生鼓励和表扬,我记得在让学生结合上下文翻译这样一个句子的时候:Unsurprisingly, I wasn’t happy when I stopped myself from eating and tried to satisfy others.我们的答案是:不出所料, 当我强迫自己不吃东西来让别人满意的时候,我并不开心。一个学生站起来告诉我他是这样翻译的,不出所料,当我阻止自己吃东西来迎合别人的时候,我并不开心。还有另外一个同学说,毫不奇怪,当我阻止自己吃东西来取悦别人的时候,我并不开心。当时我就说了,我要给你们大拇指,你们比我想象的要棒!我还记得这两位同学在得到我的表扬时,脸上那满满的成就感。要知道“成就感”能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增强他在学习中的自信心,进取心,也给了他们挑战困难的勇气。其次,在学生初步学习了一些阅读技能之后,我开始对他们的课外阅读采取“半放羊”的方式,就是指导规划好课外尤其是周末的阅读时间,他们可以自主选择文章进行阅读,写读书笔记,写读后感,摘抄一些好词好句等。确保学生除了在校内,还能在校外进行大量的阅读,并实践和运用所学的阅读技能。最后,开展丰富的阅读课外活动,比如我们进行一些课外阅读手抄报评比活动,英语好文章分享,演讲比赛等,极大的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成就感,丰富了英语学习途径。
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体验了“无练习纯阅读”的快乐,同时也在多元化的阅读情境中巩固拓展了大量的词句知识,阅读技能、思维品质和语言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变化和提升。通过实践证明,大量的阅读不但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反而让学生放下包袱,掌握学习的金钥匙,掌握更多的词汇量和地道表达方式,学生的语感也自然被培养起来,久而久之,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也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