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博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第一中学 425600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中无论是阅读学习还是文言文教学,对于学生而言都有一些难度,这时语文教师应该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过程,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新型教育模式和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降低语文学习难度,提高语文知识学习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从而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语文的热情。在自身强烈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下,积极配合教师教学,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感,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塑造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浅谈 高中语文教学 存在的问题 解决策略
引言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色彩明显的学科,是高中阶段学生接受人文与审美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因此,做好语文教学工作便成为了摆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一道非常紧迫的教学任务。但是认真观察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预期中对学生进行人文及其审美教育的效果也流于形式。针对这一情况,笔者立足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积极探索与发现,梳理了其中存在的突出、明显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旨在带给广大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者些许建议,促使他们不断改善与优化自身的语文教学质量。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注重学生自学,倾向于教师讲解的教学模式
认真观察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很多时候语文课堂中都是教师一人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着语文知识,而底下的学生更多的时候则像观众一样只能听,只能看,却很少会有自己探究与发现的空间、机会。这也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很多时候都是较为浅显的,因为没有他们自己的思考与理解在内。这样的状况下,学生的语文学习又何谈获得长远性的发展呢?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也难以获得有效提升与锻炼,这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
(二)教学手段单一,不能做到灵活调整与创新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还可以观察到大多数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或者是手段比较单一,更多的时候局限于教师讲台上讲解、学生底下聆听这一模式。至于其他诸如多媒体互动、小组合作等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融入语文学习之中的一些教学方法很难被采用并广泛使用。这就使得很多高中学生对于语文学科学习的印象便是枯燥乏味,没有趣味。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大大下降,最终的语文学习效果不理想自然也是情理之中。
二、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探究
(一)转变教师观念,重视学生主体性发挥
在新的教育时期实现高中语文创新教学,必须强调老师转变自己的传统教育观念,精准定位自己的角色,将自己传统的课堂控制者的角色进行转变。充分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中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是课堂提问的主体。因此,老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必须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强调启发式教学和引领式教学,而非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灌输式教学。实行新的教育模式,强调学生们的主观参与。重视自身在学生进步发展方面的引领作用和帮助作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充分学习和认知新课程理念对于教师教学的要求,从而真正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学思路的转变,教学方法的革新。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在课堂上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得充分交流,有效互动,实现新时代条件下高中语文创新性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融合题材,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技能
文章不同,对于学生的阅读技能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尤其是一些文化类、情感类的文章内容,自身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和理论性,对于学生的影响程度较为有限,如何突出教学重点,还能加深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借助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策略。基于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认知,增加学生的阅读技能,需要对阅读文章进行有效的审阅和筛选。针对文化类的、情感类的阅读文章,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必要的联想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这类题材建立一定的熟悉程度。另一方面,深化题材内容的相关知识的教学,将这些词汇、构架、核心宗旨进行重新梳理,让学生自行阐述对于这些内容的理解和感受,进而实现对于这些知识的灵活运用。不少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理解,是走马观花的学习效果,这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另一方面,对相关知识没有形成思维定势,没有深化对于知识的理解。所以,在阅读过程中,对于不懂的题材或者不好解读的内容,可以将相关知识构架,进行有效重组,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又可以提升对于这些内容的理解能力。例如在学习科普知识文章时,对于某些词汇和句子的含义,学生可能无法掌握,通过原词重组的形式让学生深化对于这些词句的使用能力。类似的提高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句子扩展等。让学生用所要学习的表达技巧进行扩展,完成对知识的掌握还能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进而全面促进学生对于陌生文章的理解能力。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学生对于陌生文章的畏惧心理,进而影响相关内容的理解。将题材的主干进行剖析,从而让学生应对自如应对陌生的文章体裁,逐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助力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
(三)信息化辅助教学,生动语文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网络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教学工具已经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语文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课件、交互式白板和微课技术,将语文教学因图片、视频、音频的融入变得更加生动并具有趣味性,从而吸引学生课堂融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的直观展示,将抽象性的语文知识点直观化,从而使得语文知识点转难为易,促进学生理解,提高学生语文学科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划分学生层次,践行分层教学理念
笔者在自身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就将全班学生大致划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层次。其中,第一层次的学生语文学习基础薄弱,理解能力也相对较弱,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理解教师所讲解的较为基础与简单的内容;第二层次的学生无论是理解能力,还是学习基础都偏向于中等水平,能跟得上教师正常的教学节奏,但是若是难度稍大一些的问题,或者教师稍微加快教学节奏,其就会显得有些吃力;而第三层次的学生语文学习基础扎实,理解能力比较快,反应能力也较强,这一部分的学生早已不满足于教师课堂上所讲解的有限语文知识,他们往往有着更高的语文发展学习需求。在将全班学生划分好了明确的层次之后,笔者在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就会有意识地去注意这三个层次的学生,无论是在教学目标的制订上,还是在课堂问题的设置上,又或者是课后作业的布置上,都进行有区别的语文教学与引导。这样一来,每一层次中的学生都能在教师有针对性的带领下,找寻与接受到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语文教学。在此背景下,学生也能逐渐提升自身语文素养,锻炼与发展学生语文水平及其能力也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具备了无限可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我国的高中语文教育势必迎来一场改革潮流,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使其无法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在新型教学理念的引导下,为学生设计多样性、趣味性、自主性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语文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艳玲.探析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策略[J].高考,2020(13):74.
[2]李韬,王蕾.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0(05):106+108.
[3]赵翠萍.关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第一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
[4]黄俏梅.高中语文阅读课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广西教育,2019(06):8-9.
[5]任国鹏.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J].课外语文,2018(0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