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惠
广东省河源市河源中学实验学校高中部 广东 河源 517000
摘要: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尤为重要,学生语文知识水平的提升意味着其写作、阅读及演讲水平的提高。并且语文也是其他数理化学科学习的基础,只有语文学习好才有更好的理解能力。要想学好语文,不仅需要学生的努力,也需要教师改革教育方法,加强求异思维的运用,将求异思维深入贯彻到教学中,解决目前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面提升素质教育水平。
关键词:求异思维;高中;语文教学;应用
一、求异思维的内涵
求异思维实际上和发散思维是同一概念,它要求人们在思考的时候把思维进行扩散,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而不是单纯受限于某一角度,关键在于全方位的思维拓展,具体应用包括一题多解等等。科学研究发现,提升求异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基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求异思维可以让学生的固定思维模式发生转化,从而能够使语文学习取得质的突破。求异思维具有灵活性,变化多端,更能够体现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能够突破思考的定式,从多个角度来研究看待事物,发现新的规律。求异思维具有多维性的特点,对同一事物能从多层面深入解析,能够更好地理解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内容。求异思维可以对同一事物进行不同方法的探索,最终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这对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显著的帮助。
二、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使得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有效提升,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的同时,对人才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从业者需同时具有交流和合作能力,这些能力都以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基础,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胜出,能够在工作生活中恰当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识,顺利展开后续工作。语文教学就是提高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重视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提升语文素养离不开求异思维的培养,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文知识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来思考与阐述问题,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二)有利于营造欢快的教学氛围
我国传统教育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目前我国仍有部分学校的高中学生和高中教师由于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在学习方法上因循守旧,求异思维的推广应用难度较大。熟练运用求异思维,可以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能够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更好地完成学习,求异思维使教师的教学模式不再枯燥无味,与学生能够积极进行交流沟通,学生愿意提问,教师解答问题会更耐心,从而使双方交流变得更加通畅,对于锻炼学生沟通能力也有极大的帮助。
三、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基础条件
(一)语文新课标是理论基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求异思维的教学,为学生的思维拓展及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文化软实力是国际竞争中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参数,语文培养对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标要求教学要与时俱进,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善于帮助学生锻炼从多个角度、使用新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的规定为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求异思维应用训练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据。
(二)学生心理特点是心理基础
心理发展是否健康,对于学习影响至关重要,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忽视高中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因此需要教师高度重视,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求异思维,如此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其综合能力,只有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才能为后续开展求异思维的教学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素质教育要求是先行条件
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使教学和学习不再局限于考试,强调将学科素养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中,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发挥其发散思维,提倡素质教育为在高中语文课堂开展求异思维培训建立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教师在教学中不再对所有的学生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这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有巨大的帮助。
四、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略
(一)在情景教学中应用求异思维
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开展求异思维的途径中,情景式教学被认为是将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将求异思维与情境教学模式相结合,进一步加快高中阶段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教师在设计相关的教学情境时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实情利用现有条件围绕高中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不能流于形式,要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要使学生产生疑惑性,从而跟着教师的思维深入语文的学习,从而进入情境中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例如:在高一语文必修3名著导读《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这一段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情节和人物特点,让学生进行情景式短剧模拟。在原文中对于不同人物的性格进行详细描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人物进行表演,在演绎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适度地发挥,但是不能脱离文章的中心思想,由于学生对不同人物的理解不同,模仿效果会有差异,从而使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多个角度深入理解原文的思想,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二)在布置作业中应用求异思维
教师在布置高中语文作业时可以将求异思维的本质渗透在其中,教师要结合作业的完成要素和学生的基本特点对学生进行作业的布置,高中阶段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要掌握相应的培养学习方法。教师布置作业时,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从多方面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运用求异思维完成作业,从而显著提升学生求异思维的运用能力。例如:对高一语文《荷塘月色》这篇文章进行教学时,这篇文章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写作方法和特点,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要求学生用自己学的知识对其写作特点进行研究,还可以适度进行模仿写作,可提升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还能够使求异思维得以实际应用。
(三)在交流沟通中应用求异思维
在平时的交流过程中,教师应该多锻炼学生的求异思维,只有通过日常生活中不断地锻炼应用,才能够使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高中阶段的学生个性差异显著,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要让学生从事不擅长的事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也应该如此,如果学生展现出其求异思维,教师应该进行鼓励,多与学生沟通,以促进思想交流和求异思维的培养、提升其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探讨求异思维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在课堂教学上师生沟通更加和谐,让学生更愿意听老师的讲解,更容易进入教学情境。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2单元辛弃疾的两首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很多学生会把爱国情感作为首要考虑的要素,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情境,通过步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从而了解到这首诗还体现了其他感情,例如辛弃疾的郁郁不得志的感情,这样才会有情感共鸣。
结束语
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在不断深入落实阶段,求异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应用也早已开始,并且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入,应用的场景越来越多,其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已经得到人们的肯定,但是在教学中,有些教师有时仍然会体现出传统教学模式,导致求异思维的教育效果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把求异思维的应用达到更高的高度,这样才能够真正为社会发展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希望本文的以上内容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从而促进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顺利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畅.例谈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2020(12):22-23.
[2]尚志军.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34):143-144.
[3]王庆平.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