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期   作者:赖增锋
[导读] 作文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同样也是重点。小学阶段,学生开始正式地接触到语文的系统化学习中来,在这一阶段,学生最重要的就是打好基础。
        赖增锋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江口镇六宝小学六宝分校 广西贵港 537229
        摘要:作文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同样也是重点。小学阶段,学生开始正式地接触到语文的系统化学习中来,在这一阶段,学生最重要的就是打好基础。为了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现在许多老师都在课堂中引入生活化的作文教育,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实践过程中进行认知、理解、体验、感悟等。基于此,对生活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念;小学高年级;作文写作;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得到了教育界的重视。为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语文教师必须加强作文教学力度。通过结合生活化教学方式,不断提升作文教育质量,从而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和语文素质。
一、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存在的问题
        (一)写作的态度不积极
        学生不喜欢写作是非常常见的问题,很多学生排斥写作,主要是因为写作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不愿意花过多的时间在写作上。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热爱写作认为写作能够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有一部分学生喜欢写作文的原因是因为可以获得老师的赞美和奖励,但是写出来的作文大都缺少真实情感。其实很多学生都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写作。学生对于写作态度的不积极,如果老师没有好好地改正其态度,会使得学生在接下来的语文学习中失去对语文学习热情。
        (二)学生缺少课外实践,语言交流过于表面
        课外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手段。学生只要跟着教师的脚步,认真践行活动内容,就能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然而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没有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内涵,依然沿用落后的灌输教学,给学生学习写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语文是集理论和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只重视理论知识灌输,忽视感悟语文的实践,必然会使语文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空谈。另外,学生间的语言交流没有使用正规的学术语言,导致语言表达不规范,文字驾驭能力逐渐弱化。
二、生活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教学策略
        (一)亲身走进生活,收集写作资源
        古代的文人墨客往往通过自然风光、人文风情、社会交往、名胜古迹等作为灵感创作的源泉,比如小学语文高年级课本中《大自然的启示》《登鹳雀楼》《桂林山水》等作品,往往能体现出文章作者对于生活的细致观察,与切身的体验。基于此教师想要有效地将生活化理念引入小学语文写作课堂,首先应该转变思维,带领学生亲近自然,亲近生活。我相信花朵的香味,教师的形容如何华美,也抵不过学生亲自尝试。

比如教师在讲解《桂花鱼》一章节后,可以组织班级进行出游活动,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公园寻找桂花树,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桂花树的信息特征,让学生在脑海中加深对于桂花树的印象。其次教师还可以提前去出游的场地踩点,收集现场的植物、花卉,拍摄图片收集素材,为学生布置活动任务。在活动当天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图片,准确找到图片所展示的植物或者花卉,通过纸笔或者是电子设备记录植物的颜色、气味、高度,并且需要为这棵植物取一个卡通的名字。在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坐在一起,让大家分享今天的素材收集成果,并且让大家分享自己为这些植物所创作的名字。一些学生可能会根据植物的外形取名,一些学生则会根据植物的颜色取名。结果可谓是各不相同,教师也可以分享自己的写作内容,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收集写作的素材,拓展写作的思维,逐步抵消对于写作的抗拒,从而达到提升写作水平的目的。
        (二)引入生活素材构建写作拓展阅读活动
        在写作教学中,拓展阅读是不可缺少的。从小学生表现出来的写作问题看,缺少素材积累是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不少学生并未积累足够的写作素材,导致在写作时没有可以利用的素材。因此,在写作教学中,便可以立足生活化教学,从生活中拓展素材,构建起拓展阅读活动,以此增加学生的素材积累,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打下基础。比如,教学“推荐一个好地方”的时候,属于说明文的范畴,主要是对一些地点、景点等进行介绍。然而从实际来讲,学生缺少这方面的素材积累,不少小学生并未去过太多地方,往往就是动物园、电影院等场所,因此容易在写作中出现雷同的问题。所以,便可以从现实生活出发,结合学生的旅游经历,在课堂上构建起旅游分享活动,让学生讲述分享自己的一些旅游经历,对旅游过的景点,在课堂上进行介绍。学生彼此之间相互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这就可以让学生从中积累素材。
        (三)适当利用多媒体技术,充实时代感强的储备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手段迎来了发展和创新,如今在教学方式中多媒体技术已经必不可少。利用多媒体技术,作文老师可以为学生搜集教学素材,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给学生带来更加直观,更加形象的体会。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在进行“我的梦想”写作前,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系列纪录片,与学生一起学习最美精神,不仅可以给学生拓展职业的相关知识,使他们对这个作文题目有自己的见解,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品质,增强学生的思想觉悟。
结束语
        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生活化,教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息息相关。语文是一门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学科,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需要将生活和写作有机的结合,加强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在体验中发现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参考文献
[1]赵伟芬.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12):53.
[2]张美娇.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中华少年,2019(11):11.
[3]史晓群.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03):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