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镇中心小学 442523
摘要:阅读教学有着丰富的实践意义,对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来说,都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阅读教学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知识,也是难点内容,重在阅读的好处很多,难在学生阅读兴趣培养上。本文主要分析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困惑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文教学
引言
在新课改的推行下,教师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对阅读做到个性化设计,激发出学生潜在的主动意识,使之在阅读时萌生出好奇心并转换为求知欲,紧跟授课节奏去探究,能够运转思维而使之打开以往被禁锢的想象空间,感受到语文魅力,带着热情参与后续课堂活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的价值
(一)改善课堂气氛
在个性化阅读的实施下,构建出了自由且不失规范的环境,课堂气氛不再沉闷,使学生能够融入其中并准确接收到教师所传递的书本内容,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极大锻炼,能够有效缓解面对阅读时的畏惧心态,还有助于学生在完成阅读思考后形成终身习惯,由此可见个性化阅读模式的价值。
(二)培养创新意识
新时期下,教师设计出个性化阅读的方案,让学生打开思维,使其能够用多角度去看待阅读内容,从而形成创新意识,并可以结合新旧知识去解决所遇问题,表达出心中所想,强化其思维。在个性化阅读下,学生不满足于书本内容,教师顺势在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时,使其形成个性化思维,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意识,另一方面也可增强其人文品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困惑
(一)“识读分离”还是“随文识字”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生字生词的识记、书写依然是重点内容,这些教学活动是独立进行,还是包含在阅读行为之中一直是教师的困惑点。坚持独立进行的教师主要是因为传统教学的优秀经验给出的信心;坚持随文识字的教师则是依循了素质教育之中重视阅读行为本质而提出的。同时,坚持随文识字又涉及到了是识写同步还是识写分离的实际问题,导致很多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各有见解,争论不休。加上随文识字这一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已经十分成熟,但是,随文识字教学法在应用上并不简单,其应用价值的发挥也较为困难。
(二)阅读方法方式较为单一
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这样就会影响了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大多都采用问答模式,教师有时老是担心学生回答不上来,大多提的问题的答案都隐含在问题之中,或者学生需要回答的答案缺乏一定的含金量,通常都是用“是”“不是”“有”“没有”这样非常简短的词语来回答教师的问题,试想,这种问答模式,学生很难经过自己的大脑思考来作答,有时甚至就是随波逐流,这样就很难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一)在课前启思体系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阅读的重要性,在学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他们正确的阅读方法,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游刃有余。解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要在课前启思体系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课前预习不单是为了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去讨论、交流,而是利用课前独立阅读的行为,逐步指导学生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与素养。
语文不同于数学,其神秘性并不高,不设计课前阅读的具体活动,大部分学生也会事先进行课文阅读,这一点通过课后与学生的访谈就可以知道了。正因为如此,所以教师不如选择在课前就设计导学案,给学生以启发,形成课前“启思”体系。具体的构建对策如下,首先,教师要设计导学案,逐步提高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热情和主动性,要充分运用问题教学手段和方式,有效转变过去的教育手段。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借助工具书进行自我预习。最后,教师鼓励学生来设计导学案,形成学与思的完美整合。这样的设计步骤就是让学生、教师以及文本之间产生共鸣,让学生得到心灵上的交流与沟通,进而净化学生的心灵,提升阅读能力。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考查了一个学期内两个平行班级的阅读成绩后明显发现,开展课前启思教学模式的班级,学生的阅读成绩不仅提升了,而且独立阅读的能力也有显著提升。总之,拓展教学其本质是培养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借助多样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丰富小学生的语文知识,让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日后的阅读奠定坚实基础。
(二)通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看似是文字的天下,但我们教师可以将这些文字通过其他形式表现出来,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例如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或者分角色对话,或者进行故事性的表演等等都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勇敢地表现自己,从而很好地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当然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的指导,需要学生的“备课”,需要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准备过程,就是学生“自我阅读”的过程,千万别小看这一过程,这时学生的精力会充分集中,远远胜过教师的范读和领读……在学生充分准备之后,教师还可以事先和学生沟通一下具体的情境,看看学生是否存在理解偏颇,若有及时进行纠正,或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建议,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若没有,教师就大可以放心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们尽情去展示,去表演……情境表演之后,再让学生说说他们这样构思的初衷,教师再进行一个总结,可以让大家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但尤其要对参加情境表演的学生提出表扬,以此来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同时也要对没有参加情境表演的学生提出鼓励和希望。相信,这样化文字阅读为“情境表演”式的阅读,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兴趣,说不定,学生在课下还会自发地多看书,多阅读,来提高自己的课外知识和阅读能力呢。
(三)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良好的阅读方法是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提升自我学习能力的关键。在这部分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所存在的不足,也就是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掌握多种阅读方式,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这一教学工作中,依托于信息技术所构建的阅读学习平台有着巨大的作用。在目前的互联网环境下,这一阅读学习平台在具体的教学中得到运用,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时找准方向,科学地进行精读、略读。并且教师可以根据平台上所反馈的信息,及时地把握学生阅读的相关状况,从而更好地根据实际情况,来对这方面的教学工作进行适当的改变。同时,这一信息平台还可以让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简单。不同的小学生因为学习兴趣的不同,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往往会在喜好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学生喜欢文学,有些学生喜欢科普。如何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阅读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的教学难点,而借助阅读学习平台所带来的实时通讯功能,能够让教师及时地为小学生答疑解惑。
结束语
教师在个性化阅读中让学生饱含热情参与其中,让其在阅读气氛中融入文章情感,带着极强体验感去享受当中乐趣,同时也对其思维有着不同程度启发,对其鉴赏能力做到有效提升,将新旧知识结合去解决阅读问题,彰显个性化主张,成长为饱含时代气息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玲.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外语文,2020(9):25.
[2]杨秋凉.有效追问,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20(6);67.
[3]童梓兴.如何提升小学中高段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J].新智慧,2020(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