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期   作者:王忠
[导读] 本文主要从高中语文教学入手,分析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王忠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中学 234200  
        摘要:主体意识在当前教学中是非常关键的,受到了教师的广泛关注,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有更强的主体意识,这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主要从高中语文教学入手,分析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主体意识
        引言:
        强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响应新课改对教育要求的一个重要举措。这一举措代表着在教学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将课堂还给他们,他们才是课堂上的主人。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主动地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断思考,从而对文本有更深入的体会,在语文学习中有更好的表现。借助这样的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也能让他们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更加主动积极。
        一、构建平等环境
        学生在高中语文这一学科的学习中,有更强的主体性,更积极,就要先给他们提供一个平等的环境,当学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使他们思维会更松弛,会更愿意思考。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要将学生当做真正意义上的新生主体,并不断强调他们的这种地位以及重要作用,让学生也能充分意识到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才是重要的开拓者,也是重要的创造者。在课堂上,学生需要通过教师学习各种新的知识,但是课堂并不只是这一个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的主动思考,这样能激发自己的潜能。因而构建了平等的教学环境之后,学生的思维会一直处于活跃状态,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做好指导,最终能助力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例如在《沁园春·长沙》这一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大可以让学生和自己互换位置,让学生来站在讲台上讲解内容,这样的举措能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在学习中应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二、优化教学方法
        小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还要从教学方法方面做出优化,摒弃以往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单一模式。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下文简要分析几种。
        (一)提问导学
        在讲解具体课文的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上,他们始终处在高度思考的状态上,对于文本内容不断的分析理解,最终实现感悟。采用这样的方法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不断思考,充分凸显他们的主体意识。

而且通过提问导学,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是辅助作用,并不是将课文的主要思想以及主旨等直接告诉学生,让他们去记忆。而是带领学生共同分析,一起得出这些结论。例如在《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考,如什么是工匠精神?在当前社会中,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工匠精神是否还有坚守的必要?我们应该如何去践行?借助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去思考文本中更深入的问题。
        (二)探究教学
        这种方法和提问导学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综合使用,进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应用探究教学时,在课堂教学开展之前,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学习任务,学生自己来解决。通过对这些任务的解决,最终明确具体课文的实际内涵。例如在《故都的秋》这一篇课文的教学中,就可以先设置具体的问题,如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文中如何体现出故都的秋的别致?像这样给学生提供了学习方向,他们通过探究,解决一个个任务,最终完成对整篇课文的学习。
        (三)角色扮演
        这也是一种可以凸显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有故事性比较强的文本,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在应用时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较深刻的了解,而在具体扮演的过程中,他们会对实际的角色等有更深入的理解,进而能透彻感悟文本的内涵。
        三、重视习惯养成
        在对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能够明确的一点是,这种举措最本质的目的是让学生从被动学变成主动学。而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只是暂时的,课后学生主体能力的提升需要自己不断努力,而好的习惯就能很好的督促他们。小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习惯养成渗透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例如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工作。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他们一定的指导。例如通过微课视频让学生的课后预习以及复习更顺利地进行,这对于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要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鼓励学生结成学习小组,让他们共同对具体的学习任务进行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小组中的不同成员大家能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非常关键的,这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价值,这样能将这一思想理念贯穿在教学全过程。本文提出可以从构建平等环境、优化教学方法以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这几个方面入手,实现对他们主题意识的培养,上高中语文教学能有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锋盛. 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J]. 新课程学习(中), 2013(6):52-53.
[2] 杜彬鹏. 试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S2):87-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