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静
许昌市寇家巷幼儿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中对幼儿的发展提出这样的要求: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配合,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为幼儿提供有利于其生活自理的条件,进而为每个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陈鹤琴老先生也提出了:“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的”教育思想。由于每位幼儿生长的家庭环境不同,有的家长注重幼儿劳动技能的培养,但也有不少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习惯包办一切,致使幼儿连最基本的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习惯都不具备,因此,有目的的实施家园共育,进而有效促进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就成了幼教工作的当务之急,我们幼儿园的具体做法是:
一、找准切入点,了解幼儿服务能力的真实水平
1.对幼儿的服务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对象:大、中、小三个年龄段各随机挑选20名孩子,调查项目包括: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生活技能、服务他人四大方面。
2.了解家长的教育态度和幼儿在家的真实状况。向家长发放了《幼儿服务能力及家长教养态度的调查问卷》,请家长根据幼儿居家情况进行如实填写,并写出自己对幼儿服务能力及家长教养态度的看法和态度。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38%的孩子能熟练的完成任务,49%的孩子不太熟练,还有13%的孩子不能完成。37%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现在不会等长大后自然就会了;有41%的家长怕麻烦,嫌孩子动作慢做不好,不如家长代劳既快又省事;有7%的家长(特别是祖辈家长)不舍得让孩子动手,愿意为孩子代劳一切;只有15%的家长认为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孩子们普遍缺乏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家庭和父母的教养态度。
二、家园合作,提高幼儿服务意识和能力
(一)转变观念----使家长明确孩子服务能力的重要性。
1.对家长开展讲座培训,用理论做支撑。我们邀请家庭教育指导师通过线上和线下对家长进行了《如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主题讲座。帮助家长了解幼儿服务能力的重要性,促使家长教育观念有不同层次的转变。
2.利用365幼教平台,引导家长每周五定期观看专家直播课:《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好习惯成就孩子一生》《家园合作,体验最好的教导》等等,对家长的教育能力提升和教育观念的改变起到了极大的催化作用。
3.家长实地观摩。在大、中、小各年级段开展不同的自理能力比赛活动,通过让家长现场观摩幼儿自我服务《我会叠衣服》《整理玩具我最棒》《桌子擦的真干净》《我是扫地小能手》等竞赛项目,让家长从中发现幼儿自我服务的潜能,并及时进行交流和分享,使家长们在经验分享、探讨交流等氛围中逐步转变观念,家园的配合也就更趋一致。
(二)活动丰富---采用形式多样的指导活动让家长了解培养孩子服务能力的具体方法。
教师在开展指导家长开展活动时不能单一地运用一种形式,而是把各种形式灵活综合运用,在家长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过程中,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1.学期初,老师和家长共同制定幼儿服务能力养成计划,列出具体实施方案,把培养目标每月、每周细化,便于实施。
2.借助班级微信圈,老师发布每周的养成内容和具体实施方法,并把幼儿在园的服务能力培养活动及时录成视频发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能力发展水平,并能在家强化这些能力的培养,同时把孩子在家自我服务和为家人服务的照片、视频发到群里分享,并及时给孩子以肯定和认可。
3.制定幼儿在家养成习惯记录表,让家长们每天记录孩子的完成情况,并及时反馈孩子在家的真实表现,协调家园共育。
4.利用幼教365活动平台推出的“幸福七日”亲子陪伴活动,培养幼儿自我服务和为家人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周日的家庭日,我们开展“我是快乐小厨神”活动,请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择菜、洗菜、做饭、洗碗等家庭服务;在周一的独立日,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系列活动,要求小朋友自己收拾完具、叠衣服、打扫卫生、洗自己的小袜子等;在周五的祖孙日,开展“爷爷、奶奶辛苦了”教育活动,请幼儿帮爷爷奶奶端茶水、摆碗筷、搬椅子;为爷爷奶奶捶背、捏肩、洗脚、说一些甜甜的话等。最后请家长把孩子的成长感悟以心得体会的形式书写出来,召开家长沙龙,对一些好的经验做法进行交流总结。通过家长资源的利用,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提升的很快,家长们对我们的工作也更加配合,家园关系越来越融洽了。
(三)方法多元---指导家长以生动形象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
1.榜样示范法:
家长要利用孩子善于模仿的契机,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以自己的情感激发孩子的情感,以自己的人格来影响、培养孩子的人格。例如:有些家长为了培养孩子自己整理小床的习惯,就每天和孩子一起起床,然后和孩子比赛,看看谁收拾的最整齐,长此以往孩子就自然而然的学会了起床后整理好自己的床铺。
2.情景游戏法
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培养孩子必须以游戏的口吻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孩子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比如在收拾整理玩具时,可以对孩子说:“玩具宝宝玩累了,要回家睡觉了,请你帮忙把他们送回家吧。”家长要给孩子提供不同玩具的筐和玩具柜,并做好标记,指导孩子什么玩具放在什么位置,培养孩子整理玩具的能力。
3.积极评价法
当孩子取得进步时及时鼓励和表扬,赞扬能促进孩子的情感,促使他们积极的劳动,儿童只有在劳动中心情愉悦,劳动过程和劳动结果能给他带来乐趣,他们才会热爱劳动。当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时,家长首先要对孩子的自发行为给予肯定,在劳动过程中不要强加干涉,对做得不好的地方不要加以指责,要给孩子足够的信心和成就感。
总之,在不断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服务他人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陈鹤琴先生认为:“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反之,终身受其罪。”幼儿良好生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需要幼儿园与家庭共同配合,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共同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
单位:许昌市寇家巷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