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美术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期   作者:解芳
[导读] 21世纪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今天的幼儿是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创造者,他们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熟练的技术,还要有革新、创造的本领。
        解芳
        重庆市南川区楠竹山镇中心小学校       408400


        摘要:21世纪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今天的幼儿是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创造者,他们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熟练的技术,还要有革新、创造的本领。因此,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关键词:美术活动;幼儿;创造力
        创造力是创造性活动不可缺少的成份,幼儿期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只要不失时机地、大胆地对幼儿加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是能够得到发展的。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不够全面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主要包括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三个方面的内容。笔者通过在幼儿园的实地观摩发现现在诸多幼儿园在开展美术活动时存在着教育内容单一,偏重绘画的现象。童绘画教育活动是教师引导儿童用各种笔、纸等工具和材料,运用线条、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创造出视觉形象,从而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活动。幼儿园存在着城乡差异、区域差异,不同的幼儿园软硬件条件差异很大,但幼儿园中美术教学活动内容单一,偏重绘画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二)幼儿园美术教学方法单一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教育方法单一,主要是采用示范法、范例法。举个真实的例子,某公立幼儿园观摩了一节大班的美术活动--画螃蟹。带班老师首先在网上搜到各种螃蟹的图片让幼儿们观察欣赏,随后让幼儿总结螃蟹的基本特征,幼儿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螃蟹有六根腿,椭圆形的身子,两只钳子,两只眼睛以及这些身体部位的分布。最后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将螃蟹画出,并画上了几只蝌蚪、水草还有水面,幼儿们开始按照教师的范例作画。幼儿很快就忘记了自己观察的到的螃蟹的样子,只是不时的抬头去看教师出示的范例画,有的连螃蟹游动的方向也和示范画的一样。 由此可见,幼儿园美术教育教学方法 单一,依旧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三)幼儿园美术作品的评价缺乏多元性
        幼儿园的美术作品在评价上还是以幼儿画的像不像,整体构图是否合乎逻辑,用色是否符合事物的特征等来评价幼儿的作品。幼儿园美术作品的评价方法单一,缺乏多元性,导致了很多恶果这也是目前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注意。正是因为幼儿园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缺乏正确的、合理的、科学的、多元的评价体系才造成了上面种种不良现象的发生,这也警示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
        二、在美术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
        (一)丰富感性认识,点拨“创造”思路
        大自然是孩子表现的丰富源泉,家长和教师应为幼儿的创造能力提供更大的空间,应通过多种途径为幼儿创造丰富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鼓励他们多听、多想、多接触、多尝试,这样就可以发展幼儿感官、丰富孩子生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丰富想象,使他们的头脑中储存大量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也为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准备了材料。

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有目标、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到室外去观察,如大班画“美丽的春天”时,教师先组织幼儿观察春天自然界的变化带领幼儿去寻找春天,观看春天的自然风景、录像带或风景图片,演唱有关春天的歌曲等。通过上述活动让幼儿了解春天的特征:春天到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小草露出了嫩绿的小芽,树木也穿上了绿色的新装,迎春花开放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农民伯伯正忙着播种……教师启发幼儿:“这么美丽的春天,我们画下来好不好?于是幼儿就纷纷投入到创作中,幅幅风格各异“美丽的春天”便跃然纸上了。
        (二)激发幼儿的兴趣,营造“创造”氛围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除了为孩子提供笔、纸,让孩子随心所欲地表达、体验这一过程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以外,还应多聆听孩子的心声,并加以肯定,这能帮助孩子巩固美术创造的信心。如在美术活动中,图图小朋友画面上经常有许多乱线和黑点,但他每次都能讲出小朋友升国旗、小蜘蛛大织网、怪兽来了等等—大堆故事来。我每次都耐心聆听,仔细理解他的想法,并尽量想办法引导他把简单的“绘画符号”具体化,在他最高兴时给他提出一个个小建议:“鸡妈妈太小了,再画大一些就能抱抱鸡宝宝了。”“小朋友都不会画蜘蛛,你再画大一点,让小朋友都见识!”……就这样,经过多次鼓励和引导,图图不再担心画不好被老师批评了,而是热忱地投入美术活动,沉浸其中。一个学期过去了,他的画不仅乱线越来越少,还经常创作出令人惊诧的作品来。只有解除幼儿心理障碍,保证幼儿作画兴趣,才能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改变传统模式,培养“创造”思维
        教师的模范画在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但是教师是以成人的眼光去绘画,可这些画在幼儿眼中是最好的,他们会盲目地模仿,失去了幼儿画中的童真和创造。其实,在孩子们的眼中,世界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活的个体。只要教师合理地引导,就会使幼儿产生许多奇特而有趣的想法。如《奶牛》这一个绘画活动,要求幼儿画一只奶牛,为了表现幼儿的创造力,我让幼儿看了许多同龄孩子绘画的奶牛创作画,把奶牛当成人,甚至当成自己的好朋友来画一个场面,孩子们对动物有着浓厚的喜爱之情,这样一来,幼儿的视野开阔了,头脑中可以拿来创作的题材多了,有《奶牛过生日》《奶牛运动会》《我和奶牛去上学》看到孩子们幅幅充满想象的创作画,我不得不被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所折服。
        (四)重视成果展评,体验“创造”乐趣。
        我在评价幼儿作品时,不是单纯地以画得是否像来确定一张画的好坏,而是更加重视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情感、态度,关注幼儿对美的情绪体验,帮助幼儿建立自信,接纳孩子不同的创作结果,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鼓励他们这种可贵的创作勇气,以此使他们保持对创作的兴趣与绘画的热情。当幼儿完成他的创作之后,我们不妨鼓励他再回头看看,说说自己的想法,这将有助于形成更加稳定的思维模式,形成一种良好的评价习惯,更是他们体验创造乐趣的过程。教师应充分肯定幼儿的作品,采用幼儿自评、小组互评、全体讲评、分层主评等形式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
        结束语
        在今后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倍加珍视幼儿的创造力,因为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是美术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培养幼儿会思考、爱创造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江鸿燕:美术活动中幼儿的创造力培养策略[A].课程教育研究上旬刊.2012(04).116.
        [2]高玉蓉: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造力[A].教育天地第11期考试周刊.2009.: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