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琼
青岛实验学校 山东 青岛266114
摘要: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整体发展和进步有着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的课程。教师越来越认识到生活化教学对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应用现代教学资源,将有限的课堂时间变得生动活泼、抽象的数学知识营造在生活化场景中,让学生的逻辑思维更加清晰,课堂效率也大为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
1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1)深受应试教育体制影响。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主要以“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为主,学生主要是通过记笔记的方式学习数学知识。这种教育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甚至还会对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产生不利影响。很多教师在生活化教学中仅注重形式方面,并没有真正落实新的教育理念,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发挥产生不利影响。此外,教师也存在不重视生活化教学以及理解程度不足的问题,因此正确的教学思想也无法落实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是连接学科知识与学生学习的纽带,其专业能力也会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生活化教学弊端也不断凸显。(2)学生并没有形成好的学习思维。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但是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且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学生可能会模仿教师讲课的内容与行为方式,且这种模仿方式是学生没有深思之后的模仿。这个过程中学生很难应用自主学习思维理解所学的内容,并非单一的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适当的反思也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并内化知识,但是由于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因此学生反思能力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并不利于教师高效地进行生活化教学。
2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实施策略
2.1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小学阶段的教学应该以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以此促使小学生自主地思考和探究,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小学数学知识大多都比较抽象,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抽象思维能力还不足以促使其自主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得小学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化、生动化、直观化,以此降低学习的难度,从而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活化教学情境中,可以使小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体会,这样才能更快地掌握数学理论知识并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时,可以为小学生创设这样一个生活化情境:某蛋糕店推出一款新出的蛋糕,为了促使更多的顾客可以品尝到这一新出的蛋糕,蛋糕店老板决定将蛋糕分成小块售卖。老板将新出的大蛋糕平均分成了8等份,第一个进店的顾客买了其中1份,第二个顾客买了其中2份,那么这两个顾客一共买了蛋糕的多少,还剩下多少呢?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有助于小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促使其懂得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培养小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2.2广泛利用生活元素
为了有效开展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将生活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将复杂的数学知识转换为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生活问题。同时,要运用灵活丰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心灵上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例如,教师在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一课时,可以在讲解例题时,添加一些生活元素,将枯燥的数字转换为现实生活中的物品,带领学生进行运算练习。
将“50-25”这个算式的题目改为“老师一共带来了50个苹果,吃了25个,还有几个苹果?”;将“22+16”这个算式的题目改为“教室有22个同学,上课铃响后,又有16个同学回来了,教室里一共有多少个同学?”。通过这样的简单转换,在题目中加入生活元素,以减少公式带来的枯燥,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将游戏带入教学中来当今社会,学生已经被手机游戏控制,如果教师不去对游戏进行分析,就会与当代学生产生代沟,这种代沟最可怕的就是,无法拉近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不好,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会下降,不要说提升学习成绩,就是保证现有成绩都是一个问题。想要提升学生成绩,就要了解学生的爱好,以学生的爱好作为切入口,结合游戏教学。例如:“平移、旋转和对称”这章节内容时候,结合当下最火的游戏“王者荣耀”,就拿“亚瑟”这一个人物造型来说,他的对称轴在哪里。教师就此问题做出解答,“将‘亚瑟’这一人物进行对折,身体重合说明是对称物体,那条折痕就是对称轴……”教师给学生制造一个悬念,他的平移和旋转就是通过数学计算得到的,给学生一个启发,让学生自己探索数学的未知世界。
2.4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
生活中小学生的数学意识不强,虽然他们经常会使用一些数学知识,只有在教师的讲解中才恍然意识到自己曾经接触过,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懂的如何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造成错用乱用的现象。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提出数学问题,并联系所学数学知识找到解决方案,强化学生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观念。以《认识图形》为例,图形是比较抽象的,对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进行这一课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使学生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并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为学生建立起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的桥梁。使学生理解图形的基本概念,掌握图形的特征,让学生学会按照图形的边数进行分类。课程结束后,可以为学生布置观察生活的作业,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不同形状的图形,并画出他们的大致形象。运用这样的方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使学生有意识的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促进学生运用数学思维看待事物的多面性。
2.5开展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知识大多来源于生活。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能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去。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传统的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是相分离的,没有让学生将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这样的教学,即使学生学会了相关的运算也是纸上谈兵,没有现实意义。因而,教师应当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扇形统计图》为例,教师可以设定每位同学都是水果店铺的老板,让他们根据上个月苹果、梨子、香蕉、橘子等水果的营销额制作一份扇形统计图,从统计图当中分析哪些水果盈利较多,以此为依据制定下个月的进货计划。这样将扇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引入生活实际当中让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结束语
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之下,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依然有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没有及时地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仅影响着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同时还影响着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地转变教学理念,通过各种方式与方法开展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以此不断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王洛吉.新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1):29.
[2]廉阳.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引领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究[J].读写算,2020(30):142.
[3]许聘聘,吴素红.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改善方法研究[J].读写算,2020(30):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