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茜
摘要:幼儿园教育是学生的启蒙教育,是幼儿开始认识自然、接触社会,以及学习知识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很多家长和教师没有认识到幼儿园教学中行为习惯的养成才是最为重要的,幼儿只有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了良好的思想,在日后幼儿才会去主动约束自己克制自己。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呢?从幼儿的生活角度上分析,幼儿每天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主要有家庭和幼儿园,所以家长的监管在教育中的作用也非常大,因此本文从家园共育角度上探索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路径。
关键词:家园;幼儿园教育;行为习惯
家园共育是指在幼儿园教育中,让教师和家长共同担任幼儿教育培养的角色,教师主要负责幼儿在学校的学习和思想行为发展,家长除了要配合教师的日常工作之外,在家里还必须要承担幼儿的教育工作,由于教师已经在学校完成了对幼儿每一天的知识教学,所以家长在家里的教育工作主要是从幼儿的行为习惯入手,积极主动按照教师提出的建议和要求,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做出约束和指导。
一、开展幼儿园开放日欢迎家长入园参与指导
在家园共育模式下对幼儿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指导分析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呀教师作为教育者的角色,实际上家长才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虽然有的时候家长在家里无法约束自己的孩子,但是如果换成教师按照同样的教育方法,却能够收获到不一样的结果。因此幼儿园领导可以开展幼儿园开放日活动,鼓励家长在开放日来到幼儿园观摩幼儿园教学活动开展情况[1]。教师可以围绕行为习惯培养活动,和家长共同交流教学的方法,让家长在观摩教学活动之后,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并将自己在家的教育情况向教师汇报。例如某位家长在幼儿园开放日来到学校观摩教学时,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学习活动时注意力非常不集中,不能安静的坐在位置上,会时不时的打扰同学的学习。基于此这位家长和教师将所观察到的现象向老师反应,并向教师诉说自己在家里教育孩子时,主要是通过电视、电脑或者手机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在家里孩子能够安安静静的坐在位置上。教师在了解家长的教育方式后,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向家长指出:作为教育者不可以利用电子产品来作为约束幼儿行为的工具,因为电子产品本身就不利于幼儿学习和成长,当幼儿失去电子产品时就会表现得焦躁不安,更加不利于培养幼儿良好得行为习惯。所以家长可以利用绘画本、或者故事书以及播放儿歌音乐的方式,让幼儿陶醉在知识和音乐的海洋之中,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开展亲子互动活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在家园合作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亲子活动的方式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很多时候由于家长的工作事务繁忙,导致自己和幼儿交流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少。但是在家园共育的教育模式下,提倡家长充分发挥出教育者的角色,以自己对幼儿有着充分了解的优势,从行为习惯入手展开教育。因此幼儿园教师可以每周开展一次亲子互动活动,亲子互动活动以家长和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教师选择好活动的主题,引导幼儿和自己的父母共同完成活动,并且将行为习惯的培养渗透在活动中,以此来实现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2]。
例如:“搭积木”活动是幼儿园经常开展的活动,该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让幼儿利用各种形状和各种颜色的积木,来搭建自己喜欢的房屋或者其他模型,比如汽车和桥梁等等。以往都是幼儿一个人或者多位幼儿共同参与,但是由于幼儿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导致活动最后教师不能看到非常值得称赞的作品。所以教师让家长参与到本次活动,以亲子互动为主题,鼓励家长和自己的孩子共同利用积木来设计出最精致的模型。在活动的过程中,家长要作为活动的指导者,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指导,告诉幼儿怎样摆放积木,才会让自己搭建的房屋更加漂亮,培养幼儿善于倾听的习惯。在活动过程中,告诉幼儿摆放每一块积木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整齐划一,不可以歪七扭八,从而在细节上规范幼儿的行为习惯。在家长的参与下,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之前相比更加自觉,在行为上也能够很好的克制自己,长期下去对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有重要意义。
三、借助信息化媒体开展行为习惯培养公开课
家园共育需要实现家长和教师共同教育和指导,但是部分家长因为缺乏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再加上工作的原因,所以很多家长没有时间去学习幼儿行为习惯教育和管理的相关知识。教师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主心骨,不仅仅是幼儿的老师,在家园共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也可以作为家长的教育者和指导者,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开展行为习惯培养公开课,在网上和家长共同学习交流行为习惯教育的问题。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直播软件,注册直播账号后,开设一个直播间,让家长们同时也注册该直播平台的账号,通过关注教师的直播账号,进入教师的直播间进行听课学习。在直播间教师除了可以向家长讲授,一些有关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方式和方法之外,还可以让家长们在直播间和教师连麦发言,说说自己在家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惑和问题,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如何,孩子有哪些非常明显的不良行为习惯等等,借此机会家长可以在教师这儿找到更多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从而提高家庭教育质量,而教师也可以了解班上幼儿在家里的表现,从而更好地掌握班上每一位幼儿的性格和身心发展特点,从而更好的开展行为习惯教育工作。
四、家园共育对行为习惯教育的意义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家园共育模式对幼儿的行为习惯教育有重要意义,包括:①促进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现状,因为家长和教师沟通密切了,甚至教师还会邀请家长去听课,邀请家长参与亲子活动,所以家长可以更高的了解幼儿园时如何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教育,从而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②促进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交流,教师通过开放日互动,通过亲自活动,或者信息技术渠道来和家长沟通交流,指导家长的教育工作,同时家长也可以评价或者为幼儿园教育提建议,促进行为习惯教育更好的开展。
五、结语
本文围绕家园教育的特点和优势,结合幼儿园开放日、亲子活动以及信息技术探索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策略和方法,从而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作为一名新时代幼儿园教师,在将行为习惯教育作为重点工作任务前提下,应该要深入挖掘其教育意义和路径。
参考文献
[1]马成.浸润传统,共育希望——谈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的融合[J].山西教育(幼教),2021(02):10-11.
[2]陈莉莉.幼儿园种植活动对幼儿合作意识的影响分析[J].考试周刊,2021(15):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