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数学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育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期   作者:剧智慧
[导读] 本文将从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性以及当前正面临的困境两方面进行分析,最后为提升中学生核心素养建言献策。
        剧智慧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数计系 041000
        摘要:21世纪的中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核心要求,而提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重要课题,在学校教育中要尤其注意这一点,当前核心素养的教育是基础教育中非常匮乏的,特别是在需要缜密逻辑思维的数学教学课堂中,对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作用明显,但是却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本文将从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性以及当前正面临的困境两方面进行分析,最后为提升中学生核心素养建言献策。
        关键词:中学生;核心素养;数学教学
一、中学生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一)新时代人才竞争的现实需要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逻辑思维和锻炼大脑空间想象力的一门学科,数学在小学阶段已经是每位学生的必修课,到了中学阶段,数学更是成为中学生日常学习的重点。当前,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亦是人才核心素养的竞争,这种素养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实践能力的培育。因此中学的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更加注重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解题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核心素养教育环境的构建,需要将数学教学过程充分地利用起来。
        (二)社会进步中数学的中流砥柱作用
        近年来,大数据和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对经济社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其背后的底层逻辑是数学原理,数学学科的重要性在此时也凸显出来。软件技术,IT技术行业的深入发展,也体现了数学作为一门科学语言的工具性,能够将数学知识学以致用,将数学运用到不同的发展领域,对经济发展是促进作用。因此中学生的数学教学不能停滞不前,应该与各个领域的能力结合起来,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数学在社会进步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二、中学生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的困境
        (一)数学教学课堂受传统教学理念束缚
        新时代大背景下,教学理念也需要做出改变,传统的教学理论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将学生的成绩放在教学目标的第一位。当前我国中学数学教育中仍旧以背诵数学公式,教授解题技巧的方式来提升学生成绩,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学生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在枯燥无味的数学学习中,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很大程度上,对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是一种阻碍。
        (二)数学教学方式和手段陈旧
        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最终的结果是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中学生特别是文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为数学在今后的工作中微不足道,缺乏学习动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相对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在教师的权威下,师生处于同一地位,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进步缺乏了解,更难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也难以提高。
        (三)数学教学评价体系尚未完善
        由于我国基础教育仍处于应试教育的发展阶段,终结性评价仍然是数学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学生的考试成绩是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在学习过程中有选择地忽略学生的学习输入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努力。这种教学评价体系很难真正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体现了数学教学模式的偏向性和随机性。

   
三、中学生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的对策
        (一)提升核心素养培育意识,更新教学理念
        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从数学教学中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城乡和地区差距较大,各项教育政策难以落实。缩小数学教学的差距也是当务之急。首先,要加强教育政策的宣传,让数学教师对核心素养的培育有一个深刻认识;其次,学校要切实履行教学义务,加快中学生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最后,要积极贯彻落实开展对外交流活动,组织我校数学教师参观学校,与一线、二线城市教师深入交流,采取创新的教学形式,不断推进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创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整体上是比较枯燥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完全激发出来。在数学知识的授课过程中,学习兴趣起着重要的基础性和前提性作用,核心素养的提高依赖于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建立。由于数学知识的晦涩难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应该用灵活多样的案例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学实践中,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不应仅仅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还应当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牛吃草等经典数学案例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它还可以提高学生在兴趣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核心素养,在课堂上教授学生各种实际问题,教师可以结合数学教学知识为学生提供有益的指导。
        (三)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内在的教学评价体系,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了解学生的知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逻辑思维的运用和问题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投入和满意度,以及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努力。因此,在中学生数学教学评价中,应根据教学双方对学科知识、实践能力和情感投入的掌握情况进行多层次的评价。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搭建教学评价平台,教师的教学评价应该参考学生的意见和分数。这样既保持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又可以进行多层次的数学教学评价,从而促进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四)发挥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动作用
        家庭不是孤立于学生教育之外的独立主体,家庭和父母对中学生的教育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当然在日常的课后教学实践中,家长也不能无所作为。学校与家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两个重要场所。数学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是课后教学,课后教学阶段,教师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学习范围,此时家长应当利用自己的数学知识,或者加强与数学授课教师的沟通,在线上带领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探索。例如家长让学生处代替自己外出购物,以及在家庭活动中各种富有数学意义的实践经验总结,思考其中的数学原理,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四、结语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力量,青少年又是国家发展和进步的内驱力,中学生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阶段,这一阶段对于青少年来说也是提高和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机会和关键节点。数学作为一门特别重要的基本学科,在培养人的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学生数学教学模式中培育核心素养,是我国基础数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手段。这一手段的运用首先需要的是转变观念,其次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最后是整个教学评价体系的革新和学校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培育和发展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徐娜,小学英语大班化教学中小组活动的有效性研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266-269
[2]许小杰,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学周刊,2015,(22):236-240
[3]姚敏,丁恩安,中职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与提高课堂活力对策初探[J],江苏教育研究,2017(30):42-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