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期   作者:惠玉香 高彦军 高贝贝
[导读] 本文先阐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的必要性,以及当前农村学生学习物理的现状,接着提出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策略,以此更好地提升物理学科学习效果,发挥物理学科作用。
        惠玉香 高彦军 高贝贝
        沙家店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  718100
        摘要:学生所掌握的物理知识内容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为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要能够认识到物理教学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具备专业和科学素养,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先阐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的必要性,以及当前农村学生学习物理的现状,接着提出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策略,以此更好地提升物理学科学习效果,发挥物理学科作用。
        关键词:农村学生 物理实验 学习兴趣 核心素养
        新课改指出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提出要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合作"来完成知识学习,注重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初中物理学科而言,要突显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来提高自身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等综合能力,实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物理教学改革。
        一、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的必要性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只有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学习,学习的效果才会提高。否则教师组织教学就会费力,教学任务完成的也不理想。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尤其是农村学校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是物理教师需要探讨的课题,也是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农村学生学习物理的现状
        山区农村的初中学生具有基础较差,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纪律较差,知面较狭窄,反应能力较低,厌学情绪较严重等特征。因此,以兴趣为依托,以实验为基础,有利于提升物理学科的教学效果。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在课堂上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积累相关的物理知识和物理学习方法。由于物理教学中实验学习所占的比重较大,对此,教师需要充分关注物理实验教学,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独立进行实验操作的机会,除此之外,还需要通过实验方式方法的创新,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实验能力的提升和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的现状,在深入的探究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验教学。
        三、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策略
        第一、竞争机制引入课堂。竞争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使全体学生都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中,通过活动既增加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集体荣誉感,从而有效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样在讲授《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节课时我用了竞赛的方式,先抛开理论,直接让学生动手实验,但我的实验是有目的的,1、在光屏上找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2、在光屏上找到一倒立的放大的像。比一比哪组最快完成,由于初中学生好胜的天性,他们会快速进入实验,并且很快找到倒立缩小的像,这时候我让分别记录像到透镜的距离和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第二个实验也是这样操作,很快的学生找到了实验要用的数据,接着给出透镜的焦距,让学生用自己实验的数据比较像距和物距,然后不难发现规律,只要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像是缩小倒立的,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放大倒立的像。这时就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就会产生继续探究凸透镜其它成像的规律,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听课效果也明显提高了。


        第三、利用生动的物理故事和物理学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脑是一个耗散系统。学习者只要对学习有兴趣,就可使人脑这个系统处于开放状态,学习者对于学习的兴趣越浓,教学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信道干扰就越小。信息输入量越大,人的智能水平就越高。同理,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味死板地传授知识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这种方法不但信息输入量不大,而且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结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教学中适时地引入一些有趣的物理故事或物理学史,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运动的快慢》中平均速度这一知识点时,我引用了学生都熟悉的《龟兔赛跑》故事,兔子虽然表面跑得比乌龟快得多,但他骄傲自满,小瞧他人,中途睡大觉。结果,乌龟最先到达了终点,取得了胜利。我通过这一故事的引入,使原本死板的课堂变活了。那节课,学生表情丰富,学习情绪高涨。我在轻松愉悦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第四、适当延伸课外实践活动在物理教学中。除了课堂中的实验学习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准备有意义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在学习完成后鼓励学生利用课堂上学到的物理原理进行小制作、小发明,为学生创设“第二课堂”。在课外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复习相关 原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定期为学生举办发明大赛,请学生在学校内分享自己的小发明、小制作,通过作品展示自己的设想;在学习电学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到当地的电厂进行参观,在参观的过程中回顾相关电力知识,或请专业的电力人员为学生举办一场别样的“电力讲座”,带领学生感受物理在生活中应用的普遍性,感悟电流的巨大作用;或鼓励学生发现生 活中的物理现象:马路上黄线的设置原理、用放大镜引燃等现象,通过自己实践证明各种原理,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通过亲身体验,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更加高涨,在学习物 理的过程中也会更加专注。
        总而言之,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才是优秀的课堂,而要形成优秀课堂的前提是学生要有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教师应该追寻更多更好的教育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物理、善于学习物理,让大家感受到学习活动中充满了美,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葛晓燕.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对策[J].基础教育,2021(03):43-44.
        2.陈松波.以核心素养为导向 优化初中物理教学[J].天津教育,2021(05):90-91.
        3.宋奕洁.浅谈如何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1,(01):149-180.
        4.徐东云.浅谈初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11):156.
        5.曹俊.优化初中物理实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资源,2020(4):55.
        6.郭长江.新课程物理教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7.孟海燕.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探究[J].学周刊,20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