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云
四川省南充市龙门初级中学 637130
摘要:初中数学既要在小学最基本的数学基础上进行拓展,也要为高中数学深入详细的学习夯实基础。为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上的教学效率,不断改善、不断创新,发现生态课堂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颇有益处。初中数学生态课堂中的有效教学研究是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初中教育;生态课堂;教学策略
数学作为初中学科中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长期以来对其教学效果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足,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师一直致力于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水平,而生态课堂教学的思路为初中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更多可能。针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片面追求效率、生态教学理念贯彻不足等问题,初中教师应当及时对其进行调整。
一、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不足的分析
(一)学生在课堂中的话语权不足
受到我国传统教学体系的约束,在初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的话语权。笔者通过观察发现,部分初中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只一味地注重为学生灌输知识,不注重听取学生的反馈。诚然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教师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率,会对不适合课堂解答的问题进行选择性回避,但教师仍然可以在课下为学生进行解答,应当充分地尊重学生在数学课堂的话语权。
(二)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全面
在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由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等对学生进行评价,而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却缺乏一个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而言,仅仅将成绩作为对学生评价的唯一标准显然是过于片面的,因此,生态教学理念提出了要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主体评价机制,除了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评价之外,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也应当掌握对教师的评价权力,并在综合考量教师的教学水平、职业道德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真正做到对教师教学水平全面的、客观的评价。
(三)课堂教学设置不够合理
生态课堂教学理念对课堂管理也提出了开放、有机、综合的要求,但是在目前的初中生态课堂建设的过程中,对这些生态课堂管理理念的贯彻仍然不够深刻。例如,在课堂教学讨论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仅仅将讨论内容集中在特定问题上,而这些问题对大部分学生而言仅通过浅层思考便可以得到结果,从而便无法真正发挥小组讨论带动学生深入思考的作用。对生态课堂管理理念的认识不够深刻就将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的设置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合理之处,从而让生态课堂教学的开展成为形式,反而拖沓课堂进度,增加教师教学压力。
二、构建初中数学生态课堂的有效方法
(一)以师生间的平等关系促进课堂和谐氛围养成
构建初中数学生态课堂的最基本环节就是创建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针对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与教师间沟通不畅、学生碍于教师的威严而不敢提出自身在数学学习中产生疑问的问题。
初中教师应当适度地将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发挥自身的学习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和学生间良好关系的建设,无论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在课下,笔者始终将自身放置在同学生一样的高度上,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在笔者讲解“直角坐标系”相关的知识时,笔者提出坐标系的解题方法是极为重要的,很多数学问题都可以将其转化,从而在坐标系中对其进行求解,一名学生这时便提出“那么在三维坐标系中也可以吗?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是高中阶段的学生才会学习到的内容,就笔者当时的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学生是无法理解这一部分知识的,因此,这名学生提出的是一个和课堂教学关系不大的问题。但是,笔者为了维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并没有直接指出这个问题和课堂教学无关,而是首先肯定了学生的问题,随后告知其立体坐标系是在高中阶段将会接触到的知识点,如果学生感兴趣可以在课下和教师讨论,从而避免了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各种教学元素充分融合以构筑有机数学课堂
生态课堂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就在于以人为本,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从学生的现实需求出发,融合各种教学元素到自身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从而促进有机数学课堂的建设。数学教学的最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许多初中数学教师对这一教学目的的认识并不够深刻,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而忽略了数学技巧、数学兴趣、数学能力等元素的培养。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各类数学元素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尽可能地维系各个教学元素间的平衡,从而有效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三)引导学生自主体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主体验是一项具有较强个性化的心智发展活动,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点以及数学题的解答方法。在整个体验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能够深入掌握数学知识点,而且还能够充分凸显出自己的生命价值。同时,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点的过程中,老师需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更加深入地认识数学知识点。当学生在遇到无法解答的知识点时,老师再给学生适当的提示,帮助学生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点。例如,在学习“函数图像”的内容之后,可要求学生绘制出一次函数y=2x+1的图像,再顺势将学生引入函数y=2x+1的解答中,如当x=1时,y表示的是多少呢?当x=2时,y又表示的是多少呢?这样当学生假设完之后,老师再让学生列出表格,并进行画轴描点,最后连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通过自主体验完成,真正创建生态化课堂,有利于提升初中学生的数学水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为初中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与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存在着教师与学生间缺乏有效沟通、课堂教学氛围不够和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双评价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等现实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生态教学理念的内涵,促进各个课堂元素间的平衡发展,从而真正促进初中生数学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洪超.构建初中数学体验式生态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7(32):30-31.
[2]施俊进.初中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3(10):53-56.
[3]黄娟.关于数学课堂生态的调查与研究[D].苏州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