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亚梅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 610200
摘要: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模式,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较小,学生合作探究能力较弱,再将游戏与数学结合之后,教师在进行游戏化教学中,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进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力。有效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实践。
关键词:数学游戏;小学数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TM0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小学学生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影响,导致其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所以在小学课堂上过长时间的教学,学生们能够接收的内容却十分有限。强制学生在整节课集中注意力去学习,这一点也很难实现。因为传统的数学教学脱离实际,使得数学在学生的印象中一直是枯燥无味、神秘莫测。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可以将数学教学变得有趣且更加贴近生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就更容易被引发出来。
1数学游戏与小学数学教学的关系
数学游戏是指以数学知识作为载体的游戏方式,通过将数学知识与游戏形式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我国现代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更应强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够增强学生自我创新的能力[1]。所以数学游戏与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是相辅相成、不断促进的关系。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数学游戏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传统的课堂教学得到全面改进。通过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让传统的素质教育观念转变为快乐学习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和教师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学与教。数学游戏还具备一般游戏的趣味性,可以让整个课堂教学更加轻松高效。在运用数学游戏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这样才能够提高数学游戏应用的质量[2]。
2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应优化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利用游戏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利用趣味性游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更好的与数学知识接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内容的感知,从而节省学生的学习时间,并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素质,加快学生的进步,实现学生数学学习上不断的进步。
2.1依据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游戏类型
教材的教学内容是教师设计教学目标和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同样在使用游戏开展教学时,选择恰当的游戏类型也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合理选择游戏运用的类型,这样才能提高游戏教学的有效性。由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四大类内容:“数与代数”、“几何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而且每类知识对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与核心素养的要求不同,要求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开展教学[3]。因此游戏教学的类型选择也需要多样化,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适合的游戏教学类型有:进行观察、进行想象、讲故事、开展活动表演、进行比赛活动、动手实际操作等类型。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的“找找周围的数”这节内容时,需要认识10以内的数,要使学生更好地在元认知的基础上,对数学有深入的认识并理解每个数字的含义,教师可选择“观察”类型游戏,让学生进行“猜玩具”活动,以此来使学生感受和体会每个数字所代表的含义,能较好地增强小学生对数字的感知能力,从而使学生能较好建立起符号意识,还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意识。同时,游戏类型的选择要注重科学性和启发性[4]。
2.2实现小组合作,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
在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对于老师的评价是非常看重的,因为一句老师的赞扬可能会高兴一天,也会由于一句肯定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所以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多增加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多鼓励孩子们学习数学,再一个就是分小组学习数学也是较为高效的,小组间的合作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精神,通过小组来完成数学游戏,可以更好的提高孩子们的主动性,例如分小组去找出校园的设施形状,评比一下哪个小组学习到的几何形状较多,加以奖励,这样可以让每个同学都融入到游戏之中,这样一来,上课的氛围也会活跃起来,课堂活了,兴趣来了,精神振奋了,思维也活跃了,所以学生们的敏捷性也会有极大的提高。分小组进行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采用互联网的形式导入情境化游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些以提高学生自主性为主的新型教学方法也应运而生。情境教学是一种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化教学为主的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讨论中,教师可以尝试应用。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则运算”相关内容时,在新课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谈话导入的方式让学生回顾旧知识,了解加减乘除的相关顺序。在正课开始后,教师可以将重难点内容制作成微课的内容,比如“如何准确计算两、三步式题”“如何列出正确的综合式,并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理解零不能做除数”等,在学生出现学困时,及时出示微课内容,让他们的注意力再次回到课堂中。在游戏环节,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内的成员分别扮演顾客、售货员以及旁观者等,通过营造真实的购物环境,让学生知道如何列出综合式快速的完成购物。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让学生通过购买游戏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而且能利用微课的相关内容对四则运算知识点灵活掌握,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2.4举办校园数学游戏大赛
数学游戏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更要能够走出课堂,在更完整的游戏设计下带动整个年级或校园参与其中,扩大数学游戏化教学的影响范围。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刚刚进入学校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学校的管理对他们要求较为严格,但这有时也会压抑这些孩子的天性。开展全年级性的、全校性的数学游戏大赛,一方面能够在学习之余使学生得以放松,同时也利用这种更加趣味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的数学理论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之法。数学游戏大赛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能够营造出一个更加轻松而快乐的学习氛围。
2.5完善游戏教学的评价
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课堂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价,这对师生的成长关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会进行游戏化的教学,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完善对游戏教学的评价,以及学生参与游戏教学过程中的表现的评价,比如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评价等等,对学生全面的进行评价,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另外,在评价中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的评价,在学生与学生之间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评价,进而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了解自己,有助于学生加强自己薄弱环节的学习[6]。
结束语
在数学课堂之中设置游戏,能够让学生增加对创造能力与动手能力的体验,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小学的数学学习过程之中,有着许多可以设置游戏的环节,这使游戏的引入非常容易。
参考文献:
[1]鹿丽丽.教育游戏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9):106-106.
[2]李光莹.浅谈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6):116-116.
[3]程莹莹.浅谈游戏化教学对小学生的积极作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6)
[4]蔡长亚.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19):41-41.
[5]吴秋红.小学二年级数学游戏教学策略探讨[J].教育艺术,2016(2):22-23.
[6]施琦.学习休闲两不误:让数学游戏走进课堂——基于小学低年段数学游戏教学现状的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18(26):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