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数学文化教育的意义与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期   作者:邱杰
[导读] 数学文化涵盖着数学的历史、人物、思想、精神、观点、教育等丰富的内容,是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素质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邱杰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第二中学 636400
        摘要:数学文化涵盖着数学的历史、人物、思想、精神、观点、教育等丰富的内容,是高中数学课程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素质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应采取有效教学策略,推进数学文化在教学中的有机渗透,这将对优化数学课教学、提高课堂实效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数学文化教育的意义与策略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数学文化;教育;意义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数学为人们文化核心构成,更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体现,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数学教学中缺失文化教育,将给学生造成严重影响,难以发挥数学文化的教育能效,阻碍数学教学研究。伴随新课改不断深入,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文件中,对其数学文化内涵予以明确,要求将其不断渗透于教学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当前受各类因素影响,数学文化仅止步于外围,若想切实将其融入教学中,提出相应实施策略十分关键。
2 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数学文化教育的意义
        中国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已经逐渐在中国教育行业推进,国家对中国未来接班人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数学在所有学科以及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应当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高中阶段的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影响到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传统文化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学生的身心成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与数学学科的有机融合,能够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数学素养,通过对数学文化的解析,能够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利用传统文化同高中数学学科两者的有机融合,对数学学科发展中的一些故事以及一些历史名人为了数学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教师可以通过数学课堂教学为学生讲解,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热情,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数学,从而促进学生将来的发展,使之成为社会有用之才[1]。
3 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数学文化教育的策略
        3.1 强化数学文化教育观
        在当前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我国对于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高中教育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不仅推动了教育的普及还促进了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中人才结构的不断完善。当前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服务发展为宗旨,高中数学教育也应顺应高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数学文化的思想性、人文性、艺术性和应用性为先导,树立将数学知识传授与数学文化教育融合、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贯通的高中数学教育观,使高中数学教育过程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的过程。因此,为了实现人才的全面性和综合能力,转变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将数学文化作为教学课堂的重要支撑点和教学主线,有计划有步骤的引导学生了解数学,传承数学理念,发扬数学精神,促进数学学科进步的同时提高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等。
        3.2 通过数学教材深入数学文化
        在学生阶段,老师常常会苦口婆心地教导学生说:“数学学习要注重对定义的理解”,而大部分数学教材中的一些定义使学生感到非常枯燥。数学教师一定要全面结合新课改教学理念的要求,将中国传统文化同数学全面结合,尤其是对一些名词的释义教学,要利用此数学知识点的由来、发展,通过故事讲解的形式,使学生对名词的印象更加深刻,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数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在课前查阅中国的数学历史资料。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中国历代数学家对数学的研究做出杰出贡献的例子。

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也能够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数学历史知识。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数学家向学生介绍,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学习古人的先进智慧与坚持不懈的精神。如数学中非常经典的题型,利用生动形象的数学语言表达,从而在数学课本当中呈现出来,老师为学生讲解这道经典题目背后所蕴含的故事,从而吸引高中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这样一来,就会使较为复杂的数学难题变得较为生动形象,教师在课堂上对这些知识的讲解过程,就是典型地将数学内容同数学文化通过浅显易懂的形式,进行知识的传授过程[2]。
        3.3 创新教学方式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可还有利于数学文化的渗透。数学课堂文化与数学教学质量密不可分,而教育方法、学风等为课堂文化构成,为切实满足数学课堂文化要求,教师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将数学文化切实贯彻于教学中,譬如采用小组探究教学方法,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而且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将教学中封闭性的问题,通过合理的修改,变更为开放性思维问题,使学生不拘于单一结果。此外,为加强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程度,可将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堂中,譬如学习概率进程中,可根据保险险种、商场抽奖活动等,进一步指导学生计算中奖概率,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关联度,便于学生学以致用。
        3.4 联系生活实际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的孕育和发展离不开现实生活。我们能通过了解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联来了解数学文化,也能借助渗透数学文化,来把握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解数学知识和原理,也要借助数学文化来描述与之相关的一些生活数学和应用问题,从而为学生传递更多、更丰富的生活数学知识,并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深入了解数学文化,更加真切地感知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价值,体会数学学科的魅力。例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高考题型日晷测定时间,利用与晷面垂直的晷针投射到晷面的影子来测定时间,求相关角度的问题等与生活话题密切关联的数学案例,引导学生一起探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和规律,使学生夯实数学文化基础,促进数学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在数学课中,渗透数学文化,有助于促使学生积极探求丰富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观念等,体会数学学科的文化教育和生活应用价值。
        3.5 应用多媒体技术渗透数学文化
        现如今,科学技术正在深入研发与大力推广,促使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地做出改革与创新,在开展高中数学科目的教学活动期间,想要高效渗透实践数学文化,教师应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从而展开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将数学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关联、数学家的历史故事、数学发展史等内容,采取音频、视频、图片等形式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向高中生进行展现,如此,能够形象、生动地体现抽象的数学背景知识,从而将高中生的注意力吸引,并且将高中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热情全面激发。如今,社交网络同样也在大力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课余的时间,通过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台,从而向高中生传授数学文化知识,进而将师生之间的良好交流得以实现。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合高中数学教学,进行数学文化渗透,这既契合了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又能丰富学生对数学文化知识的认知,提高数学学习质效。教师必须加强创设更为多样有趣的途径,强化数学文化的有效渗透,提升数学课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文化的发展进程,认识数学的价值和作用,深度滋育科学精神,提升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旭辉.试论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几种方法[J] .高考, 2020( 31) : 101-102.
[2] 隋宝娥.数学文化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和途径[J] .高考, 2019( 19) : 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