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改革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期   作者:周中湖
[导读] 在小学的教学阶段,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教育学科,能够促使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形成相应的逻辑思维,确保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事物辨别能力得以养成。
        周中湖
        温州市平阳县昆阳镇第七小学  325400
        摘要:在小学的教学阶段,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教育学科,能够促使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形成相应的逻辑思维,确保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事物辨别能力得以养成。在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数学教学的枯燥性,使小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趣味性难以体现,使学生对数学课程产生厌学感。而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必须对现代小学数学教学进行创新改革,本文简要就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改革作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创新改革
        引言:
        为保障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对小学生进行全面性的数学教育。通过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逐渐爱上数学学习,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培养相应的自主思维,促使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小学数学作为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相应的问题,影响教师的教学有效性。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
        (一)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趣味性缺失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教学趣味,使学生对小学数学教学产生烦躁感,而无聊且高度重复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对学数学学习产生厌恶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数学指导与教学,会使学生因数学趣味性难以体现,造成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发生,难以体现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1]。
        (二)小学数学教学氛围的缺失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仍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对教材进行照本宣科的讲解,使学生在课堂上难以激发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欲望。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导致小学数学学习氛围难以构成,学生在课堂上听不懂教师讲的数学内容。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的沟通缺失,会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即使有不懂的问题,也不敢提出来让教师回答,这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不断下降。
        (三)教师数学教学难以创新
        受到传统思想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即使想对数学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但受限于没有具体可行的教学制度以及教学模式进行参考,教师担心对数学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可能使学生不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降低教学效果。而且教师在教学创新过程中,难以根据自己应试教育的教育经验以及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创新,使得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改革成为一句空话。而教学模式创新的缺失,会导致小学数学教学形成一种恶循环,教师难以跳脱出灌输式教学的教学思想,学生也难以脱离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提升造成较大的影响。
二、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改革措施
        通过对上文中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要想改变这种教学现象,必须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创新改革,使学生激发对小学数学学习兴趣。

本文简要介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改革措施有哪些?
        (一)教学模式创新改革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思维,要使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自主学习,增强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使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学,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的不同,在不同的层次进行数学学习,以达到整个班级数学综合素养全面提升的效果[2]。
        比如,在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都不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成长。
        教师可对学习优秀的学生提出以下问题:通过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学习,现在请计算出322×22的计算结果。并且当学生计算完以后,教师再提出拓展性问题:现在计算出322×11+ 322×22的计算结果,以此让学生掌握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过程中的相关知识的拓展。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可提出简单的三位数乘两位数问题,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掌握,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请各位同学计算100×20的结果,让学生先解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问题,以达到对基础知识的巩固的目的[3]。
        (二)小学数学教学氛围创新
        在人的生活过程中,周边的环境会影响人们对于学习和工作的状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创新教学氛围的塑造,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数学教学过程中。并且,教师通过小组划分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自由分组,通过激烈的数学问题讨论,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中。
        比如,在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可能性》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提出具体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小组激烈讨论,塑造良好的数学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参与度提升,以达到数学教学优化的目的。老师可提出以下问题:众所周知,骰子一共有六个面,每个面出现的概率都是相同的,那么现阶段有三个骰子,当筛子中出现三个六点都朝上的概率是多少?请各位同学以小组形式讨论,并提出正确答案。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塑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勇气和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学生数学学习信心,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效率[4]。
三、结束语
        小学数学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重要学科,为提升小学数学有效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帮助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巩固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学习成绩。教师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使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塑造良好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参与到小学数学课堂教育中,以此达到对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提升的目的,推进小学数学教育发展,培养综合性数学人才,使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发展速度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选海, 沈艳花. 浅谈数学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 当代家庭教育, 2020, 000(004):P.155-155.
        [2]曹珍玉. 小议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J]. 女报:家庭素质教育, 2020(2):0074-0074.
        [3]范玉兰. 小议在小学数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J]. 新一代:理论版, 2019, 000(023):P.191-191.
        [4]王选海, 沈艳花. 浅谈数学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 当代家庭教育, 2020, 000(004):P.155-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