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红
常熟市梅李高级中学
摘 要:结合当前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的潮流和背景,再结合新高考的背景,不难发现,新高考的背景正是契合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结合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要求,可以看出当下对于学生的教学培养,主要基于对学生开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在近几年高中化学教学的实践开展中,我深有体会的是,学生的学业压力普遍较大,学生每日疲于应对各门功课,其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掌握比较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能力较弱,本文结合化学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以及新高考的背景,开展对高中化学教学的研究,我认为化学实验教学尤为重要,本文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开展对学生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实验;背景;核心素养培养
结合我近几年来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体会,我深有体会的是,当下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的开展中,很多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呈现出来总是一种疲惫感,他们每天非常忙碌,学业压力较大,疲于应对各门功课,然而细细想来,这种疲惫感如何而来,这种疲惫感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弱导致的,正因为学习能力较弱,没有在学习上掌握主动性和能动性,始终以一种被动的方式参与学习,导致学生在化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无法充分调动能动性,而是始终以一种被动的方式参与学习,久而久之,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导致学生无法在学科学习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学习的主人。结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我认为教师要积极发挥能动性,呈现更有效率的化学实验教学:
一、注重实验导入
导入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愉快地进行学习。例如,在学习离子反应时,为了吸引学生,我给学生讲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七擒孟获的过程中,蜀军由于误饮哑泉水,个个不能言语,生命危在旦夕,巧遇老叟,指点迷津——
饮用万安溪安乐泉水,终于转危为安,渡过难关,哑泉水为何能致哑,万安溪安乐泉水又是什么灵丹妙药呢?原来哑泉水中含有较多的硫酸铜,人喝了含铜盐较多的水就会中毒。而万安溪安乐泉水中含有较多的碱,铜离子遇氢氧根离子发生离子反应生成沉淀而失去了毒性。通过这个故事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并讨论出结果,从而很好地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还有在学习过氧化钠性质时,我把过氧化钠包在脱脂棉中,让学生在上面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
二、做好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非常关键,在演示之前向学生交待清楚实验内容、目的及观察的现象,告诉学生应该观察什么,从什么角度去观察,怎样捕捉稍纵即逝的现象,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认真铺设一些必要的阶梯设下疑问,激发学生思考。例如在做镁在空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时,先让学生观察用沙纸打磨后镁条的色态及燃烧过程中的现象,解释此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等。
再如在讲“金属活动性顺序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时设下疑问:是否所有金属都符合这一规律?学生犹豫,不能正确回答,这时便做钠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实验,实验前先让学生按一般规律设想,说出实验现象,很快就会有学生说出“钠表面覆盖一层铜”,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钠排在铜的前面,所以钠能置换氯化铜中的铜。接着教师开始演示,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钠的变化,溶液的颜色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钠漂浮在氯化铜溶液表面,迅速旋转产生闪亮的小球并消失,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这精彩的现象,瞬间的变化,学生凝神观察,猜测被推翻,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现象呢?你发现了钠有哪些性质?这一个一个的演示实验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经讨论和教师点拨,对金属钠学生有了初步了解,再通过教师解释,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便明确了实验现象的产生和盐与金属的反应规律中应除去“K、Ca、Na”三种活泼金属,这样以生动的实验探索,不断的设置疑问,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望逐渐增强。
三、准备工作充足
学生的准备工作:学生要想在实验课上顺利地完成实验,达到预期效果,课前必须做好预习,教师可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工作,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做到明确实验目的,熟悉实验内容,并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掌握实验装置所需的仪器和组装过程,并了解相关的注意事项(包括操作、仪器的使用和安装、药品用量、观察现象、废物处理,安全防护等各方面),提前一定要写好实验预习报告,为能自觉地、有目的地、独立地进行实验打好基础。有一定难度的实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有关教材内容,采取具体措施,对实验中的关键步骤要进行点拨和提示,然后让学生写出简明的笔记。学生通过课前实验的简单讲解,既可以增强学生对该实验的目的要求及对实验步骤和方法的明确,又可以避免学生在实验中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另外,学生进入实验室前,一定不要忘记带教材、实验记录、笔等用品,以免影响实验进程。只有这样,学生走进实验室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四、书写实验报告
实验结束时,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对所做的实验进行评价,让学生谈谈实验过程中的体会,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这样,学生对本次实验的理解和掌握能更上一个台阶,对以后的实验有引导性的作用。中学化学课程的学生实验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科学习惯的态度,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完成后,一定要求学生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实验教学是一个广阔的天地,还需我们不断地去摸索。
总而言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结合当前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的现状,教师积极为学生构建多元、有效、有活力的课程教学内容,积极把握新高考的背景和方向,才能找准课堂教学的具体切入点,不断为学生的学科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与此同时,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要不断研读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不断在解读中寻找灵感寻找启发,积极为学生呈现更好的化学课堂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卞小峰,高中化学实验的“绿化”,【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17年11期
【2】魏星运,高中化学实验学习方法,【J】考试周刊,2018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