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考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期   作者:张桂萍
[导读] 强化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有利于实现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目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张桂萍
        西宁市南大街小学  810000
        摘要:强化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有利于实现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目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并根据教材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小学生的综合实力。另外,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能显著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有鉴于此,本文主要对新课改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授课方法;革新
        引言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借助数学的学习学生能够有效的促进自身智力的发育,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此外小学数学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解决诸多的生活实际问题。小学数学所教授的知识也是学生此后学习相关知识的重要基础,对于学习其他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之中教师要强化学生在教学活动之中的主体地位,合理的创新数学的教学方法进而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学生的各项能力,满足新课改的发展要求。
        1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内容分析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之中学生接触的均是基本的数学基础知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有着较多的具体应用场景。小学数学的突出特点在于具有较强的应用性,教师在教授小学知识点的过程之中应该尽可能将知识点同现实的生活联系起来进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价值,进而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落实,教师需要依据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设置教学内容并提升数学教学的教学效率。现阶段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有效的培养。小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思维方式进行有效的锻炼。因此现阶段小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之中需要依据知识点为基础,针对性的进行相关的练习,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小学数学课堂授课现状
        2.1教师对创新教学方法的理解参差不齐
        考虑到旧教育观念的制约,数学教师的教学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影响,很少有数学教师会主动花大量时间为学生设计新颖的教学内容。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创新的教学方法并不能保证班上任何一个学生都能适应这种教学方法,甚至会因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使用而减缓整体教学进度。此外,创新性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编写会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使教师无法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综合大多数教师的观点,可以得出教师对创新教学方法的理解参差不齐,使得这种新的教学方法难以充分发挥其有效性,甚至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2.2教师缺乏创新的教学观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在更新数学教学方法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完全抛弃旧的教学观念。同时,教师多年来一直沿用旧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形成了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很难尽快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贸然将创新的教学方法融入课堂显得尤为突兀,教师需要优化自己的教学理念,更好地运用新的教学方法。


        3新课改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更新的路径
        3.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必备的一项技能,有利于学生将来学习更多的知识。然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上述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方法要求教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保证新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小学生在学习数学内容时需要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全面的数学素养,以保证学生能够独立地探索数学问题,最终想出答案,从而慢慢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实力。数学思维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教给学生,也没有让学生思考的空间。这种输入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环境中,甚至使学生过度依赖教师,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拓展个人思维的范围,从而挖掘学生数学学习的潜力,增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力度。
        3.2教学生活情境的构建
        文章从小学数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角度,论述了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情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根据本课程要教授给学生的数学内容,教师可以联系生活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从而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实践性,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复数加法课堂中,教师可以构建学生购买玩具的情景,将数学知识融入情景中,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回答相关问题。在此期间,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集中精力,多学习一些数学知识。
        3.3教学内容创新
        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专注力较差,在长时间听课的过程之中极容易出现走神的现象;二是耐力较差,遇到较为困难的问题,经过一定的思考无法得到答案之后就会放弃;三是理解能力有限,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无法有效的理解。教师在进行课程内容设置时应该充分的考虑小学生学习的缺陷,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比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之中应该有意识的控制自身讲授时间,将一节课划分为多个环节,讲授课程内容的环节由讨论和提问等其他环节串联起来,避免小学生在长时间听课的过程之中出现走神的现象。教师在要求学生思考时不应该置身事外,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如何去思考,进而避免小学生长时间思考而无法得到有效的答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应该合理的引入生活之中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诸多抽象的概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为有效的提升课程的趣味性,可以将一些有趣的故事融入到自身的课堂之中,进而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更新授课方法对于提升课堂授课效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通过培育小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以及在教学中构建生活情境等措施,更新小学数学授课方法,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扎西.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153-154.
        [2]姚长玲.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8(22):457+460.
        [3]陈娟.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8):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