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如何提高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期   作者:李兆兵
[导读] 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提出,对于初中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李兆兵
        云南省西双版纳国际度假区中学    666100
        摘要: 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提出,对于初中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能够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改革。本文先分析当前出体育教学现状,接着提出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的相关策略,以此更好的发挥体育学科作用的价值,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 新课改;初中体育;策略
        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需要越来越多的大学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以此更好地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知识的学习当中。为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安排,采用适宜教育方式方法,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现状
        (一)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仍然缺乏相对专业的体育人才,教师的数量以及质量都存在着供不应求的现状,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体育学科被认为是副科,在教育教学中并不受到重视,认为体育学科也不需要过多的专业人才,最终导致教学中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学教师,不能很好的满足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在现有的教育教学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一方面很多学校在教育教学当中都不能重视体育教学,也没有配备相对专业的教师以及相关的设备,另一方面加之经费的不足,不能给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最终导致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会影响到最终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对体育教学普遍不重视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加强学校以及社会发展中追求要高的分数,但是相对忽视对于学生智力的培育,从而导致体育教学有所忽视,一些家长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会安排大量的辅导班,文化课会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从而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时间极大的降低,学生对于体育学习兴趣不足,即使学生上体育课,也不愿意活动,不利于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一)端正学习态度,提升教学效果
        初中体育教学中可以说良好的态度能够极大的提升,最终的教育教学效果,正是因为体育学科并没有受到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的重视,从而使得学生在这种大的环境氛围下逐渐的失去的对于体育学科学习的热情,甚至会出现逃课、旷课等方面的情形,有的学生甚至会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行动迟缓,由于学生所存在的这种态度,难以形成较为积极的体育学习态度,导致学生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当中。为此,在注重体育教学中要想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首先要改观学生的思想,端正学生对于体育知识学习的态度,让学生逐渐的认识到体育学科所具有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于体育知识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为此,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上、课中以及课后的方式采取点名的形式来加强对于学生的管理,避免学生可能出现迟到早退或者是是旷课的形象,在上课时能够及时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态,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对于表现比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个别谈话的形式了解学生的情况,以此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提升最终的课堂教学效率。
        (二)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体育学科相比于其他学科本身就有实践活动性比较强的特点,为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调动队伍的现象,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充分的利用时间,以此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避免浪费时间所造成的教学质量不足,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参与到体育知识学习的兴趣,并充分的对知识进行讲解,根据讲解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通过讲和练习相互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内容并转化为外在的行为,提升课堂教育教学效果,再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时要对教学内容有所准备,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够保证教学内容具备一定的科学合理性,调动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学习当中,真正的将时间用在刀刃上,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课堂备课环节时要,能够充分的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理解以及知识接受能力,以此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育学,此外还要考虑到体育教学当中的细节问题,例如,在立定跳远时双手如何的进行摆动,或者是仰卧起坐时双手应该放在哪个位置上,针对这样的问题进行提问,尽可能的减少在课堂当中时间的浪费。
        (三)增强学生自身时间意识
        初中体育教学中要能够认识到学生良好的习惯是在日常的生活当中逐渐养成的,为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注重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此教师要做好表率作用,不迟到早退,让学生养成通过体育锻炼,养成这个好习惯,初中体育课前一般都会有准备活动,在教育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让学生做5到10分钟的准备活动,其中包括集合、报数,做项目的热身活动等,如果学生对于这些工作相对的熟练,就会大大地节省课前的时间,为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以此更好的提升参与活动的效率。例如在课堂一分钟可以让学生收集好队伍,并在正式上课时进行热身,在课前要求体育委员能够对学生所用的器材进行回收,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时间意识。极大的节省时间,最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结语
        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要明确提教学目标,并对内容进行做好及时的调整,以此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要锻炼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采用优化的教育教学方式的内容进行创新。以此激发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兴趣,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龙小林.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初中体育课堂的运用及教学策略分析[J].青少年体育,2018(07):69-70.
        [2]陈晓青.试析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创新[J].当代体育科技,2014,4(17):45+47.
        [3]黄劲涛.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4,4(05):87-88.
        [4]袁伟.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才智,2012(25):285-2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