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庆江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一中学 253500
摘要:对于处于高中时期的学生来说,其需要面临着巨大学习压力,所以将自身经历和时间都放在了各文化科学习上,所以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随之减少,导致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难以达到相关标准,久而久之学生也会缺乏体育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这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阻碍。因此,教师应善于找准根源,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落实在后续体育教学工作中坚持遵循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教学目标,提升身体素质,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高中体育;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策略
引言
目前高中阶段体育教育中仍然以教师为课堂主体,导致学生无法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使得高中生没有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有效性很有必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发展进程逐步加快,体育教学重要性逐步增大,体育教学在学生个人成长生涯中占据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通过规范化开展高效化的体育教学活动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能对学生个人学习习惯有效培育,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不能片面基于体育活动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锻炼,还要让学生认识到多样化的教学理念。这样能在学生学习中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建立奠定良好基础。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基于教学大纲要求规范化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强化学生身体素质。在提高教学成效基础上,让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在体育活动中开展中,教师要注重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指导,不断提升学生参与体育的创新发展能力,将体力与智力要素有效结合,在此基础上突出体育教学重要作用。
二、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措施
(一)构建开放化体育活动,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高中体育教学中为学生展开教学活动,要注重基于开放化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建立终身体育习惯。开放化教学活动构建中,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全面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确保学生群体之间建立民主和谐化的关系,在体育课堂中教师要注重聆听学生各项意见与建议,对学生学习现状、参与体育的运动态度、运动过程实施全面评价。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体育知识以及运动技巧进行判定,强化学生身体素质,实现学生健康发展。在教学中要注重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培育学生终身体育观念。高中体育教师要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定期组织开展篮球、乒乓球、足球等竞技比赛,此类活动能激发学生体育热情,还能在校内环境中建立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促使学生锻炼自主性得到充分锻炼。在高中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在为学生开展养成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促使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能得到全面强化。正常情况下,高一、高二学生学习压力相对较低,多数学生会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此时教师要注重基于学生身心现状,为学生定制更多趣味性较强、多样化特征突出的体育运动。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促使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多数高三学生学习压力较大,教师可以设定更多有助于学生缓解压力的活动,让学生能在运动参与众发泄情绪,促使学生学习素质全面提升。
(二)引入竞赛机制,切实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在高中体育的课堂教学中,通过以兴趣作为有效引导,能让学生充分产生学习体育这门学科的良好动力,引导学生积极进入体育课堂学习中,加强学生对体育这门学科的基本认识。通过利用兴趣作为支持,让学生拥有进行体育运动的动力,拥有良好的体育运动意识。高中阶段的学生,其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学习中,留给课外活动的时间不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重视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加强学生对体育这门学科的基本认识。在体育这门学科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考虑到这一点,教师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时,可以对现有的体育教学项目进行筛选,选择合理的体育项目,完善学生的课堂学习认知,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这门学科的魅力,切实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爱好和兴趣。通过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增强自己对体育运动的基本认识,明确进行体育锻炼的优点,更好地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
(三)优化课程授课内容,培养学生体育意识
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高考的压力,每天需要完成大量的学习任务,承受了心理和身体的双重考验。在户外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
中的现象不在少数。其不能全心投入的主要原因就是其内心还担心自己的学习,无法全力地融入到体育技能的训练当中。这样时间一长,就会影响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状况,在平时的生活以及学习当中就会出现一些身体上的问题。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这一情况,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身体锻炼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投入到体育课的各个环节当中。教师需要对体育理论课程进一步优化,实现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提高。体育教师采用单一形式的口头授课方式,无法全面展现授课的目的和内容,无法实现学生真正意识授课内容的重要性。教师借助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将原本枯燥的体育锻炼数据及信息在多媒体设备上呈现出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便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最终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室内授课来进行理论知识的授课,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适当地融入关于学生自身生长特征以及如何缓解学习压力等内容,向学生播放一些关于体育锻炼的音频和视频资料,有助于加强学生对长期体育锻炼益处理解。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身体健康、美学知识等内容来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意识,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锻炼,从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进而实现强化身体素质的作用和效果。
(四)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高中阶段体育教育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应深入贯彻落实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目标,让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培养学生个性素质。比如说以篮球教学为例,教师要淡化篮球技能,并于考核的过程中集中学习态度、篮球兴趣等过程性指标中满足与贴近学生的体育发展需要,科学指导学生学习篮球的过程,避免出现对学生片面评价与强制管理的问题,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与学习情感,促进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结束语
总之,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思想价值观的阶段,其还需要养成良好的健康体魄,因此教师在此阶段应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可见,教师要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后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提供良好的保证,让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做好体育锻炼,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身心健康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勇.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J].高考,2020(27):128.
[2]李艳君.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8):124-125.
[3]阙富琴.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19(50):131.
[4]倪君.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J].新课程(下),2018(11):228.
[5]孙小玲.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