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期   作者:赵宏超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发展,美术教育也越来越被重视,小学美术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美感,建立美学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和情感。
        赵宏超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三小学  山东滨州  2566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发展,美术教育也越来越被重视,小学美术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美感,建立美学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然而这样一门充满吸引力的学科却未能发挥其真正的魅力,没有真正让学生产生兴趣。本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后提出了通过游戏、动画等形式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美术课堂;学习兴趣

        引言:对学习的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关键,而兴趣也是小学教师一直面临的问题。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通常对美术没有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并不活跃,因此教师必须做出改变和适应。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增加对美术的兴趣,艺美术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和实践技能。

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各小学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是由于之前长期对这门学科的忽视导致在短期内未能形成适合于我国小学生的系统完整的教育模式,这也就导致目前教育质量仍然不高。很多教师都是沿用之前授课的方式。目前的美术教育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没有很好的加以利用,没有让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得以释放。
        忽视美术教学的方法创新。小学美术教学的教学方法单一,单调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兴趣不高,教师课堂主要以讲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不高,实践的机会比较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充分的利用有限的资源,开发学生的思路,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些都导致了教学的效率质量偏低。教师应该大胆创新教学方法,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周围能利用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学生提供开放多样的实践绘画机会,提升他们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美术课提升学生兴趣的策略
   (一)美术教学与游戏进行结合
        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掌握和利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用引导的方式提高其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思维活跃,贪玩并且好奇心重。所以,对他们来说,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内容,教师就可以将游戏融入美术教学中,寓教于玩,用学生最喜欢的方式进行美术教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产生对美术课的好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就会一点一点的提升学习兴趣。与游戏结合创意美术课堂可以创造出活力四射且趣味十足的学习情境,将美术教学中各种图形和素材穿插到学生的游戏中,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也能让学生在课堂中高效的吸收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有这么一条规律,教师越少让学生感受到其教学的意图就越能得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利用有效的资源的基础上,让学生畅游在色彩斑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能感知这个世界,也能感受美术的魅力。所以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是一种符合学生天性满足教学要求的教学方式,这种事半功倍的方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举例说明,在美术教学“形与色”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备课的过程中通过收集等方式,找到一系列的画有各种颜色和形状的植物、动物、蔬菜、水果等易于识别的卡片,如果资源有限的话,教师可以选择自己绘画。比如收集的各种卡片可以包括:红色:西红柿、桃子、鲜花、国旗等,绿色:油菜、杨树、绿色的外套、绿色的饮料等,黄色:芒果、柿子、香蕉、狮子等,蓝色:大海、天空、蓝莓等,将所有的卡片混合到一块,分成几组备用。上课的时候首先将几种颜色做简单的讲述和展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和记忆,之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大家进行“找颜色”的游戏,将所有学生分组,将分好组的卡片分发到每组中,让每组尽情讨论和分类,将不同的颜色物品的卡片分好类,最后,教师让每组的学生将分好类的每种颜色的卡片放到指定的位置。相对于空泛的讲解,这种游戏就可以调动大家的上课热情。在完成游戏之后,教师还可以问大家知不知道身边还有什么东西是这几种颜色,可以画出来。这样一个通过游戏的教学方法就让学生有了一个从认知到理解再到实践的学习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一点一点了解到美术的真谛,进而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二)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绘画
        美术教学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实践,也就是尽可能给小学生创造绘画的机会,但是,小学美术教学内容有限,小学生的绘画能力不高,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绘画对象来引导学生模仿绘画,这些绘画的对象也一定要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作品,只有这些作品才能吸引他们的绘画兴趣。比如动画片或者漫画书,这些作品不仅满足学生的审美,里面出现的人物线条和色彩也比较简单,易于小学生进行绘画练习和兴趣培养。
        比如,近几年比较受小学生喜爱的动画片《熊出没》就可作为绘画对象给学生提供模仿绘画的机会,其中的主要人物熊大、熊二、光头强、其他的小动物以及树木森林都是有比较简单的线条、图形和色彩组成的,绘画难度不大,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一定的绘画技巧的基础之上播放动画片的片段,之后定格一个画面,让学生在这个画面里选择自己喜欢的人或物进行绘画,教师一定要注意选择的画面绘画难度一定要适当,符合学生的绘画水平,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适当的干预指导,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在提高其美术水平的同时,让他们爱上美术课堂。
        
三、总结:
        小学美术课堂具有趣味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学科设置比较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和天性,因此,培养学生美术课堂的学习兴趣难度不大。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要灵活多变,注重寓教于乐,将美术教学与游戏相结合,注意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引导,能够有效疏导学生的想象力,让其在学习中发现乐趣,在学习中培养兴趣。
        
参考文献:
[1]侯莲.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小学,2018,(11):241.
[2]王世军.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美术教育研究,2014,(8):133-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