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可视化视角的财务管理教学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期   作者:陈明刚 阚继承
[导读]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科学技术背景下,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陈明刚   阚继承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摘要:“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科学技术背景下,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无论是公司还是高校,都应重视创新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大数据;可视化;财务管理
        1.财务管理教学模式创新思路
        首先,对应用型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基于应用型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相关理论,为后续的研究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教学模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方法论体系,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且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其次,对样本教学班实施的应用型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全面分析,重点研究改革传统财务管理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课程案例与实务脱节等问题。同时,基于大数据可视化视角,创新应用“课堂·案例·实验”三位一体的应用型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新模式,通过阶段考核、结课考核、学科知识竞赛等方式,全面评价教学效果。创新应用“课堂·案例·实验”三位一体的应用型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主要是以公司真实业财数据为基础,搭建公司真实财务管理岗位情境,从教学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操作程序、教学实现条件与策略、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改革创新。创新应用“课堂·案例·实验”三位一体的应用型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新模式,通过整合资源与技术, 融合移动“互联网+”,融合财务大数据可视化技术,采用财会实务领域真实的动态财务管理案例,通过公司业务流程透视、财务数据透视、管理决策过程透视,进行财务管理知识模块的演绎,还原公司财务事件的业务处理过程,构建创新型的财务管理案例数据库结构模块单元。在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形成多角度、全方位、动态互动的创新型教学模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最后,基于实施效果的对比得出研究结论,并反思应用型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新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
        2.构建“课堂·案例·实验”三位一体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新模式
        2.1确立课程地位与能力培养目标
        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下,学生应具备会计核算能力、财务管理决策能力、审计鉴证能力。然而,在上述综合性岗位核心能力中,财务管理决策能力是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构建应用型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新模式, 立足于集团型公司财务管理核心领域,以培养学生财务管理岗位核心能力为中心。课程教学改革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 将真实公司财务管理工作任务案例贯穿于教学改革始终,在教会学生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之上,将课堂教学、案例教学、实验实训教学、分组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有机融为一体,培养学生财务管理分析决策能力。具体来讲,培养学生的投资决策能力、筹资决策能力、资产决策能力、财务分析决策能力、股利决策能力。
        2.2重构一体化教学内容
        构建“课堂·案例·实验”三位一体的应用型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新模式,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围绕财务管理岗位核心能力,将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梳理与重构。梳理分析财务管理课程中涉及的债券估值、股票估值、项目投资决策、风险投资决策、资金成本、杠杆分析、资本结构、现金管理、短期投资管理、应收账款管理、股利分配、公司估值等知识模块,构建“课堂·案例·实验”一体化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资产管理、股利管理等课程内容体系。
        在课程实验实训教学内容方面,以真实公司财务管理工作实务操作作为一个完整实验实训项目,让学生在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信息化教学平台上完成公司真实财务管理岗位操作的全过程,形成财务管理岗位核心能力。课程实验实训教学,除了工业企业行业的财务管理实验实训内容,还需结合房地产、建筑施工、商业服务、金融电信等多元化行业业务,引导学生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完成实验实训任务,不断强化实践化教学,让学生通过多元化的行业业务实际操作训练与演绎,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形成自主学、动手学的习惯。


        2.3构建一体化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构建“课堂·案例·实验”三位一体的应用型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新模式,将教学理论具体化、精细化,以公司真实业务案例数据为基础,搭建公司财务管理岗位的真实情境,实现情境化教学,分析教学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操作流程与程序、教学实现条件与策略、教学考核评价机制等教学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体系的教学改革创新, 进而重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方法体系,将课堂、案例、实验、分组进行有机、深度融合,构建“课堂·案例·实验” 三位一体的应用型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2.4构建基于“真实案例业务贯穿教学始终”实验实训案例库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重现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或进行一定模拟,让学生把自己融入真实案例场景中,进而通过研讨或讨论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改革过程中, 将基于真实公司财务管理实务案例有机融入实验实训项目当中,应用于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当中。构建基于“真实案例业务贯穿教学始终”实验实训教学案例库,主要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资产管理、股利管理等创新型财务管理案例实验实训项目。这主要是将来源于集团型公司财务管理实务工作的财务管理工具与财务案例,还原至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之中,让学生如置身于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真实情境,从而更直观地学习财务管理相关知识。学生可以利用财务管理决策实务工具与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制作基于财务管理实务的行业财务分析报告。在实验实训项目操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财会专业本科教育所学习的财务管理知识内容,通过使用实验实训中心提供的财务管理专业分析工具,处理财务管理知识模块专题,培养学生运用财务管理模型处理并分析数据,根据财务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编制经营财务分析报告,运用财务管理专业知识解决财务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财务管理教学新模式实施效果
        基于不同的教学模式,对实验样本班级的财务管理课程期末结课成绩、总评成绩进行比较,来分析教学模式是否可以促进学生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验证过程中, 确定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如表1所示。为减小本次实验误差,确保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无关变量实施了严格控制。
        
        
        
        

        为了更好地分析教学模式是否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课程专任教师依据试题库,对财务管理期末试卷进行了统一命题,试卷内容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其中客观题占总分的40%,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学生在备选答案中辨认出正确选项,主要考查学生对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知识的记忆和辨别理解能力,评分统一以参考答案为标准; 主观题占总分的60%,题型包括计算分析题和综合分析题, 主要考查学生对财务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情况,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财务管理分析决策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转型升级与发展,“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科学技术不断涌现并得到应用。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培养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过程中,人才培养及教学模式起到了关键引领作用。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岗位核心能力是人才培养的核心。
        参考文献
        [1]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黄德丽.??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12)
        [2]多样化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财务管理教育创新体系建立[J].黄健.??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04)
        [3]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赵冰,李烨.??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22)
作者简介:陈明刚(1979-)男,海南海口人,软件工程师,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阚继承(1978—),男,湖北黄冈人,系统分析师,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