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素材,微策略,助力习作教学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期   作者:娄咪咪
[导读] 在大语文观的背景下,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则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心。
        娄咪咪
        宁海县岔路镇中心小学      315606

        [摘要]在大语文观的背景下,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则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心。要中段学生达到“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这一目标,则可以用给学生提供微素材,并用微策略这一教学手段,从而破解传统习作教学的无奈。借助微素材、微策略,真正从学生本身出发,促进学生会写作,并让他们爱上习作。
[关键词]微素材,微策略,习作
一、流水无心恋落花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文字:一提起作文,很多学生就不喜欢——望文却步;咬笔头——无从下笔;数字数——无话可写;写空话——凭空杜撰。“作文难,难作文”,也就成了小学生的普遍感受了。笔者从教语文多年,经常有家长打电话或者亲自到校询问:孩子不喜欢写作文,作文写不来,怎么样帮助孩子提高写作水平,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怕写作文”“不喜欢写作文”这是当前小学生的一种普遍现象。平时的课时特训的作业,或是测试卷上的题目,学生总会来询问作业中的习作要不要写。每当老师说不用写时,教室里总能听到一阵欢呼声。
        因此,笔者曾在班级里做了一次调查,全班37位学生不喜欢写作文的有30人,占全班总人数的81% 。
        师:你们为什么不喜欢写作文?
        生1:因为一些作文我是可以想到的,可是有很多我不会写。
        生2:因为想不出来,有一些字也写不来。
        生3:因为字太多了。
        ……
        纵观所有学生的答案,笔者发现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两个:第一个就是不知道写什么;第二个就是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写什么,是学生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对生活的观察不够细致。不知道怎么写,则是学生缺少把口头语言转换成书面语言的能力。
        针对这两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帮助学生去发现身边的一些微素材,并教授他们一些微策略,从而解决这两个问题,促进学生的写作,让学生爱上写作。
二、万紫千红总是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我们的生活是多姿多彩
的,但是在生活中的孩子却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所以这就需要老师给孩子一些提示,帮助孩子寻找身边的微小的素材,找到习作的灵感, 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1.一个童话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童话梦,或友爱,或滑稽的,或英勇的,或奇幻的。所以写童话类作文是学生最拿手的一项了。给学生几个角色:小兔、田鼠、小熊、蝴蝶,让孩子们任意编写一个童话。学生拿到以后,文思泉涌:《魔法冰激凌》、《蝴蝶的故事》、《诚信》……学生笔下生花,聪明的小兔、骄傲的田鼠、善良的小熊……在习作中活灵活现的出来了。
2.一个视频
     近日,笔者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视频——《字有道理》。《字有道理》是以《小学语文字词通解》为蓝本,基于汉字思维,从字的起源、造字原理教孩子识字,了解汉字文化的一套识字课程。看小视频,学大语文。遵从现在的学生喜欢看视频这一心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每天看5分钟,认识3到5个字的字理,然后再采用小练笔的形式,让孩子来写写这个字的由来。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学生不喜欢写和不知道写什么的难题,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3.一封信
        教师每学期都有培训的任务,肯定会有几天的时间要出门培训。那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布置让学生给自己写信的作业。写信,在现在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学生拿到以后无从下手。即使能写,也是缺少感情的,写的对象都是一些作业中虚幻的对象,比如帮谁回一封信。所以,当教师布置让孩子给自己写信时,则很好地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
        近日出门,依旧布置了这个作业。在学生的信中,笔者不但能了解到教师不在学校时发生的一些人和事,而且还能收到孩子们的一些心里话。班中小阳就在信中向笔者提出了学习中的三个困惑,虽然这是作业,但笔者是收信者,那就趁此机会给这一孩子回信。这一举动,又更好地建立了师生之间信任,为下次的写作打下了基础。
4.一个活动
        现在每个学校都有很多的活动,笔者的学校也一样。体育节、英语节、创客节、艺术节,丰富的活动给孩子们带去了很多快乐。本学期,笔者所在的班级又去了社会实践。学生一路高歌,走了将近一个小时的路到达了目的地。晚上,孩子们自己策划节目、表演节目,平时课堂上一个个认真学习的小人,到了那里成了一个个活泼开朗的小精灵。这就是真正到学生心坎的活动了吧。像类似这样触动人心的活动之后,让孩子们再去写作,孩子有话说,写作就行云流水了。但是,笔者建议,不是所有的活动之后都要让孩子去写作,这样时间久了,学生的心中会有“参加活动就要写作”的想法,打击孩子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5.一个人
        学生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每天在不同的人身上会发生很多的事情。小辉上课不认真,作业拖拉,每天还要迟到。因此,在班上属于不受欢迎的那一类学生。一日,课上上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笔者让小辉作为模特,告诉其他学生小辉是大明星,现在让学生当记者用上这两种修辞手法写一写小辉。学生这下来了兴趣,写道: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一双水汪汪的 大眼睛,像两颗大宝石,耳垂特别大,就大耳朵图图的一模一样……
        一次习作训练,不但完成了写作的任务,而且一改小辉在学生心中形象,改善了学生间的关系。其实,在孩子们的写作中,也让小辉认识到了自身的问题,之后,他在学习上也大有改观,真是一举三得。
        美国作文教学专家M·A·特罗丝女士在论及创造性作文时,提出了一个新名词“观念启辉器”(Idea Starter)。而“启辉器”则形象地说明在学生写作练习过程中,有一类能引发新观念、新思路,新想法,激扬文思,启动创造性思维之光的装置。它就好比是使日光灯启跳发光的启辉器,能接通电源,使灯发光。作为教师,如果也能经常提醒学生哪些事可以写到作文中去,那就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了“不知道写什么”的难题,学生就会从怕到不怕,从而爱上写作了。
        经过实践研究,笔者欣喜地发现所教班级的学生写作水平提高不少,对于习作不再畏惧。可见,微素材,微策略,真正从学生出发,把习作课堂与生活体验勾连在一起。教师唤醒了学生对习作的喜爱,学生敞开心扉、下笔自如,达到了理想的习作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李亮.习作教学难题破解之我见[J].小学语文教师,2011(4).
        [3] 薛桂平.关注微习作指导,让习作变得鲜活——以五年级人物语言描写指导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5(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