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共享绩效研究现状及其对工程管理研究领域的启示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期   作者:王凯
[导读] 通过查阅国内2004-2014年有关知识共享绩效的文献,从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因素、知识共享绩效评价、知识共享改善措施三个方面对知识共享绩效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并提出了在工程管理领域进行知识共享绩效研究的重要性以及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王凯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237011)

        摘要:通过查阅国内2004-2014年有关知识共享绩效的文献,从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因素、知识共享绩效评价、知识共享改善措施三个方面对知识共享绩效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并提出了在工程管理领域进行知识共享绩效研究的重要性以及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知识共享绩效;影响因素;绩效评价;改善措施

1、引言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管理能力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和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知识共享作为知识管理的关键步骤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从知识共享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技术平台等方面着手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并逐渐成熟。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在很多学者开始将研究的重心放在知识共享绩效方面,希望找到影响绩效的因素,来改善知识共享的效果,进而以提高知识管理能力。
2、国内知识共享研究现状
        本文在中国期刊全文中全文数据库中以“篇名”为检索项,以“知识共享绩效”为检索词,检索了2002-2012年间相关研究文献共计40篇。可见目前对于知识共享绩效的研究比较少,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和知识共享绩效主题相关的文献进行筛选、梳理和分析发现,对于知识共享绩效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因素,知识共享绩效的评价,知识共享绩效改善措施。[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1+X”职业认证背景下高职院校BIM技能认证标准探究》(SK2019A0998)。
作者简介:王凯(1987.11-)安徽郎溪人,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管理、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BIM。
]
2.1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因素
        综合归纳了近10年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笔者发现从影响因素的数量出发,针对知识共享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分为多因素和单因素分析。
        1在多因素分析方面,黄弘、刘冰峰(2011)[1]分析了企业和大学之间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因素,首先假设影响因素,进而构建了包括主体因素、客体因素、载体因素、环境因素三个层面的知识共享绩效概念模型,并将绩效划分为学习绩效和系统绩效两个方面。
        2在单因素分析方面,朱少英 齐二石(2008)[4] [5]对团队领导者行为对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进行了讨论,二位学者将团队领导者分为:奖惩分明型、奖惩不明型、任务导向型、关系导向型四类,并通过假设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关系构建模型,又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奖惩分明、任务导向、关系导向型这三类团队领导对知识共享绩效呈正向关影响。
2.2知识共享绩效评价
        在总结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相关文献后,笔者从知识共享绩效评价的研究层面出发,认为目前对于知识共享绩效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层面:个体、组织、跨组织间。
        1从个体方面来说,安中涛,安世虎(2006)[7]基于知识共享途径上,从显性知识共享度、隐性知识共度、共享直接花费享三个层面构建了个体知识共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评,并利用Delphi—Fuzzy方法构建了绩效评价模型,通过实证分析,验证模型的可行性。


        2在组织层面,王道平,许有志,王锐兵(2008)[11]针对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难以评价的问题,结合供应链特点分析了影响知识共享绩效的主要因素,建立一套包括知识获取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知识管理平台的先进性、知识共享能力、知识共享效果六个不同方面综合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模糊评价法构建了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的模糊评价模型,结合了北京农业企业在供应链环境下的知识共享现状对评价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可行性。3从跨组织间角度研究,郝新东,李韵(2009)[19]对高校校区间隐性知识IC路径共享进行了分析,并基于以实现隐性知识有效为目的、遵循适度性、可操作性、兼顾成本等四原则构建了包括:实体层、虚拟层、管理层和IC团队四个层面的高校校区隐性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针对不同组织间知识共享绩效评价的完善体系,但是该文章仅仅是针对高校校区见隐性知识共享绩效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相关研究对工程管理企业知识共享绩效研究的启示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国内对于知识共享绩效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研究的对象比较宽泛,大都是针对宏观层面的企业或者区域,没有突出一些重点需要进行知识共享绩效评价的行业,针对工程管理企业知识共享绩效方面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笔者认为,未来有关工程管理企业知识共享绩效的研究必将是一个研究热点,针对工程管理企业知识共享绩效的研究主要应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从工程管理企业自身出发,分析工程管理企业中知识共享绩效影响因素,提出改善措施,提高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工程管理企业需要建立工程项目组织,对于多个工程项目还要建立多个项目组织,分析项目组织和项目组织间的知识共享能力,可以发现企业在从事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改善,进而提高知识共享能力,最终到达提高工程管理企业的项目管理能力。另外,从个人、组织内部、跨组织等视角研究工程管理企业知识共享绩效对于指导知识管理实践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4、结语
        未来是知识经济社会,企业想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下提高竞争力,就必须扩大自身的知识资源,知识共享能力作为知识资源循环再生的手段必将得到重视。那么通过知识共享绩效的研究,可以很好对企业知识共享能力进行评判,找影响知识共享能力的因素,通过提出改进措施,达到提高共享能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效果。当前在工程管理领域,非常有必要开展工程管理企业知识共享绩效方面的研究工作,来不断提高组织的知识共享效率,进而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黄弘,刘冰峰.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绩效的实证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1,9:245-250
[2] 赵金航.团队层面知识共享绩效影响因素研究[J].兰州学刊,2011,1:63-68
[3] 田鹏,王伟军,彭洁.Web2.0环境特征对组织中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研究[J].情报科学,2012,30(6):801-806
[4] 朱少英 齐二石. 团队领导者行为与知 识共 享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08,8:14-16
[5] 于建政, 汪克夷. 知识共享与项目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 技术经济,2010,29(10):19-23
[6] 何崟,强茂山. 水电项目中组织要素、知识共享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 清华大学学报, 2010, 50(12):1948-1952
[7] 安中涛,安世虎. 个体知识共享绩效评估参考模型[J]. 情报科学, 2006,24(3):396-399
[8] 刘瑜,王建武. 研发人员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研究[J].管理与营销,2008,16:114-115
[9] 刘斌,李永建. 基于模糊数学方法的员工知识共享能力的评估[J].价值工程,2009.11:117-118
[10] 李晓利,杨育,张晓冬,王小磊,曾强.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客户知识共享绩效预测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2:112-115
[11] 王道平,许有志,王锐兵.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J].软科学,2008,22(12):14-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