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骥
扬州市邗江区翰林奥都幼儿园
高效的户外环境,不仅能保证儿童的安全和健康,又能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和社会互动的机会。随着江苏省课程游戏化的进一步深入,我园对户外环境于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了再度认识,结合本园实际情况,基于幼儿“快乐运动”的理念,充分挖掘、利用各类材料,创设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户外区域环境,丰富幼儿的户外活动。
一、幼儿园户外环境改造的设计思路
1、从户外体育游戏活动转变为户外综合游戏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幼儿园的户外环境创设与改造中,应贯彻《纲要》精神,不仅仅将户外环境定位为单一的户外体育活动场所,而应该是扩大了的幼儿游戏活动中心。
相对室内游戏,户外给幼儿带来更加自由、放松的心理环境。它具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更具变化的地形地貌、更多元化的游戏类型、更丰富的器械材料,能让幼儿快速建立与环境之间的连接,是幼儿在心理和身体上更为自由、自然、自主的活动场所。基于此,幼儿园应将幼儿的多种室内游戏迁移到户外,让幼儿在户外开展大型建构、绘画表征、角色游戏、音乐探索等活动,巧妙利用户外环境,开展综合的幼儿游戏,使之成为室内游戏的延展、课程的延续,让幼儿在自然的、放松的、富有多元教育契机的户外环境中进行探索和认知,促进幼儿不同领域的综合发展。
2、从规划完善的现代游戏场到自主创造的冒险游戏场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游戏是儿童早期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户外一直是幼儿进行自发自主的本体性游戏的重要场所。在户外场地的功能上、大型玩具的设置上,幼儿园从类似小区健身区的传统游戏场(单一的跷跷板、秋千、滑梯等) ,发展到类似公园里的儿童乐园的现代游戏场(组合式的大型玩具、各种钻筒、蹦床、绳桥),再到现在备受瞩目的创造游戏场。这种创造游戏场提供各种适应、激发幼儿兴趣与能力的游戏材料与环境,引导幼儿利用自然环境(土坡、草坪、沟渠)和多种建材(毛竹、油桶、轮胎、木板等) ,建构和重建属于自己的游戏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幼儿可以自我挑战,发展体能技能,进行想象、创造和社会交往。
二、幼儿园户外环境改造的有效策略
1、以体育活动场地为主,开发边角空间开展非体育活动
由于体育活动涉及器材、地面等多种因素,且运动需要较大空间,因此我园在改造户外环境时,仍以体育活动场地为主要考虑,为幼儿的的体育活动提供充足的空间。而户外的非体育活动要尽可能利用幼儿园场地的边角、墙壁、树下等不宜进行体育活动的地方,同时考虑在一些分割成较小块的体育活动场地上,暂时安排不太占空间非体育游戏,如角色游戏,大型积木建构等。因此,我园在原有的户外塑胶跑道区铺设草坪,改造成草坪活动区,让幼儿可以在上面滚爬玩耍。
在幼儿园的院内墙面上增设一面攀岩墙,让幼儿可以大胆地挑战,培养他们的运动技能和胆量。合理利用三楼顶层空间,铺设草坪,打造幼儿游戏运动场,投放秋千、攀爬架、平衡板、轮胎、竹梯等户外运动器材。通过不同的组合,促进幼儿臂力、平衡、攀爬等运动能力地提升,建构属于幼儿自己的游戏世界。
2、充分利用小道、墙壁等小区域,形成不同的户外游戏功能区
在每一个幼儿园,都会有一些狭小的地带被忽略,在早期的户外场地规划和设置中基本没有发挥功能。
如我园的绿茵道,因其狭长的地形,缺乏挑战性的设计,被幼儿、教师所不喜。此处若开展体育活动,则教师的视线受阻,难以兼顾到在这里运动的幼儿,存在安全隐患。而在改造中,我们将绿荫道打造成了一条综合道,在这个狭长的地带里,主要开展安静的操作表征活动,幼儿可以进行PVC管道搭建、制作木工作品,搭建好的管道还能让幼儿进行科学探索,在倒水进管道的实验中感受水的流向与管道形态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面都会说话”。绿荫道一边的墙壁上我们设置了几块有机玻璃,孩子们可以随意涂鸦。
还有一些小场地,无法投放大型的器械,但自成天地,相对比较安静,适合开展比较静态的游戏。我园的沙池区内有几棵高大的树木,我园在树与树之间用网绳、绳索做连接,幼儿可以通过绳索从一棵树通往另一棵树,还可以进行攀爬取物、架竹梯放置鸟笼等多种任务式活动。在水池区域的改造上,我园根据幼儿园现有的玩水场地较小的情况,利用PVC管道、网子 制作可移动的网架,并在网架上设计不同坡度的竹子、PVC等材料制作的管道,提供水桶、小鸭等材料,让幼儿可以进行玩水游戏。戏泥玩沙,是孩子们最为喜爱的事,一沙一水间,展示着孩子们创意与智慧。
三、创设体育环境,营造运动氛围
环境作为一种隐性的课程,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是激发幼儿自主运动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在环境的打造上,我园一直遵循《指南》的要求,立足幼儿的兴趣需要,体现课程特点,展示幼儿发展水平,我们不断创新运动环境、调整运动内容,努力营造幼儿是环境的主人的互动环境。
1、因地制宜,巧用空间
我园户外体育游戏空间较小,分布较散,老师们经过多次研讨,利用现有资源,整合区域特点,形成了区域运动游戏环境,包括沙池区、轮滑区、彩虹操场、青青草原区。
沙池区,两棵大树成了“滑索、吊床”的好搭档,这里有“冒险和悠闲”的双重体验,一根绳索、一架木梯、一棵树,孩子们就可以进行爬树游戏。沙地里,沙滩排球玩起来,这是技能和合作的共同考验。轮滑,充满“速度与激情”,将轮滑与“曲棍球”完美融合,两架球门、几把曲棍,滑行的同时,来一场耐力和体力的对决。青青草原区,设有大型攀爬架、单杠、吊环、爬行网、悬梯,孩子们可以体验“自主选择、自由组合”器械的愉悦。CS野战营,轮胎山、报纸球、军垫立起,幼儿分两队,斗志昂扬的“对垒游戏”热闹开场。斜坡上放一块草皮,坐在滑板车上,顺势而下,“滑草”游戏应孕而生。水池区,天热时玩水、打水仗,天冷的时候呢,也不会闲置,几架竹梯、几个轮胎,“过小河”,来一场丛林冒险之旅。幼儿园的角角落落,都成为了孩子们快乐运动的场地,春天,去“滑草”,夏天,打水仗,秋天,玩“降落伞”,冬天,掷“冰壶”,四季轮回,在奥都园的每一天,都体验不一样的运动游戏,都能感受不一样的运动乐趣。
2、巧用空间,演绎精彩
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常常受雨天、雾霾天气的影响,因此,因地制宜地巧用室内空间、创设室内运动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室内场地的设置上,我园整合室内资源,创设新游戏、新玩法。如通过对桌椅进行不同的摆放,设置钻洞寻宝、跳水运动员、穿越烽火线等游戏,发展幼儿钻爬、跳越、平衡的能力;利用垫子的不同种类设计小雨伞、青蛙跳跳跳、翻滚吧等游戏,发展幼儿跑、跳、举、划、翻滚等能力。同时,一些民间体育游戏也成为室内体育活动的主打,如城门城门几丈高、丢手绢、老鼠笼等,这些游戏中蕴含的朗朗上口的儿歌、趣味的游戏内容都能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室内体育游戏真正成为幼儿喜欢的“游乐场”。
阳光、空气、水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必要元素,幼儿园是孩子快乐成长的乐园,在这片丰厚的土壤上,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场中,快乐奔跑,尽情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