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孟云
重庆市合川区狮滩中学 401520
摘要:数学教学应体现出本学科的知识特点,为学生挖掘出学科知识的丰富内涵,而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多元化形式的活动,以提问或语言形式为初中生打造同数学教材知识相适应的学习环境,充分挖掘初中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的兴趣,进而强化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品质。
关键词:生活情境;初中数学;教学
1 利用生活情境培养学生探究兴趣
强烈的探究兴趣和参与欲望是学生科学获得数学技能与知识的基础前提以及重要保证条件,在学生科学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想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培养,有效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就必须利用构建生活情境的手段,从而科学增强学生的强烈探究兴趣,保证最后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妨针对教学实际内容,为学生构建一些他们熟悉或者认可的情境,从而利用这种情境来保证学生的探究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例如,在教授学生《勾股定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初,为学生设计这样一个教学情境: 悠悠的奶奶从家乡为悠悠带来了一只小白兔,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墙角安放兔子的三角形围栏丢失了,为了能够让兔子能够有一个温暖的家,悠悠计划在墙角给它做一个三角形的窝,但是悠悠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办? 情境构建完毕后,教师还可以根据情境为学生提出一个引导性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对于勾股定理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集中精力进行探究以及学习。
2 利用游戏情境来激发数学学习动机
很多初中生都喜欢玩游戏,数学教师如果能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游戏的形式来辅助教学,将有利于激发初中生对数学教学活动的参与兴趣,把游戏活动同数学知识相关联,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更为深刻、全面的理解。因此,数学教师应当分析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并以此为依据来实施多样化形式的游戏教学活动,将原本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教学与活泼、生动的数学游戏活动相结合,提升初中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与直观性,进而实现数学课程教学品质的提升。以“视图”这节课的教学为例,数学教师可以把立体图形摆在讲台上,需要注意的是,该立体图形应当选择由多个大小相等的正方体组成。随后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由不同视角对该立体图形进行仔细观察,将看到的物体视图画下来,每个小组的视图要统一交给教师,再由数学教师进行随意抽取,鼓励学生判断某视图所处的角度。上述这种类型的游戏化教学活动有利于将动脑和动手、操作与观察有机融合,可以为初中生打造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初中生乐于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以增强初中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能动性。
3 围绕生活主题,打造互动课堂
初中学生的理性思维日渐成熟,并且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与自主探究意识。
针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师应当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数学教学课堂中,给学生预留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并通过设置一些与数学知识息息相关的生活化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教师可以遵循“能力均衡”的原则将学生划分为4-6个学习小组,保证每个小组当中,成绩优秀的学生比例与后进生比例相当,以体现比拼的公正性。当确定小组成员后,教师把所要讲述的数学知识渗透到现实生活当中,然后提出一个小组讨论问题,并要求每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最终的答案与大家共同分享。以《轴对称》的知识点为例,这一知识点表面看起来易于理解。基于此,当教师的授课内容结束后,可以设置一道与轴对称知识相关联的生活化数学问题。比如,“请各小组通过讨论的方式,说一说生活当中都有哪些轴对称图形,并比较一下,哪一个小组回答的数量最多,这个组即为最终的获胜组”。当各小组接收到这一问题后,随即进入讨论状态,在热烈讨论期间,小组成员通过集思广益,融合了多个小组成员的智慧结晶。在讨论时间结束后,教师分别在每个小组当中选择一名学生代表负责作答。只有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留意生活的习惯,才能快速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因此,运用这种小组互动讨论的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同时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元素结合到一起,对学生数学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 利用生活情境培养学生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是初中阶段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在实际学生培养中,科学运用生活情境教学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科学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了解数学发展规律,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例如,在教授学生《一元一次不等式》运算的时候,教师在教学伊始,可以通过各类手段来为学生构建一个生活情境,待学生对涉及的情境知识有所了解后,教师再利用同样类似情境构建手段的方式来再次提出一个类似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在对比分析中逐渐掌握相关的知识,具备相关的数学技能。教师还可以利用情境构建的手段为学生设计一些关于类比、极限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相关情境,从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有效提升他们的数学思想学习和掌握效果。此外,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将生活情境与合作学习等科学培养手段进行有效性结合,从而保证学生培养效果,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利用生活情境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接着按照问题引领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待学生有了初步认知后,再把学生分为几个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组内对刚才的知识进行研究和讨论,进而科学系统地完成知识的掌握。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属于一门实践应用型学科,因此,数学教师在渗透生活化教育理念时,需要格外考虑学生的个人感受与主观需求,从生活中撷取与数学知识关联度较高的知识点,以不断充实和丰富教学课堂内容。另外,基于生活化的高效课堂构建方法,为学生搭建一个了解生活、掌握数学文化的平台,进而加快推进学生的学习进程,早日取得优异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庄利城.基于情境教学的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究[J].智力,2020(31):107-108.
[2]孙媛媛.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