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志春
会理县城关第一小学
摘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其年纪小,天性好动,虽思维活跃,但极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注意力的持久性和稳定性都较差,所以课堂上一有点“风吹草动”就会被分心,这便极大地阻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而兴趣作为一种积极探求某种事物规律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学生注意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部因素。只有学生对于所学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愿意学、主动学,学生学习的效率才会更高,效果才会更好,课堂教学才能收获理想中的预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每一个语文教师深入思索和研究的问题。新课标也提出,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既是提高教学实效的客观需要,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本文就从课堂导入的精心设计、教学手段的创新以及多元评价的实施三方面着手,对小学语文兴趣教学方法作以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导入;手段;评价
在传统观念中,课堂教学就是“师讲生听”,教师只需在既定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既定的知识即可,无需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这便使得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学习积极性低下,学习效果不甚理想。鉴于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想提高教学实效,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就必须要对如何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趣味性原则的指导下对教学模式与方法进行必要地创新与优化,只有这样方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推动学生自主探求新知,才能使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学生享受欢愉、提升素养、体验成功的过程。
一、精心设计导入,构建趣味课堂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向学生灌输知识更加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好课堂导入这三五分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愤”“悱”的心理状态,进而为学生自主探求新知奠定基础。
在教学《昆虫备忘录》一文时,我先是让学生自由交流了自己认识或熟悉的昆虫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之后,我利用课件出示了相关情景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其进行了描述。
之后,我出示了课题,并继续引导道:“这些昆虫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故事呢?”如此,通过在导入环节基于课文内容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而且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和愿望,进而为学生后续学习的开展以及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推进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手段创新,丰富学习体验
随着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现代教育手段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到了课堂教学中,其凭借直观生动的特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亦要注重教学手段的创新,将多媒体技术有效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描绘了海底世界的神奇与美丽,学生对此具有浓厚的兴趣,但鉴于学生对于海底世界的了解不多,需要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于是,在课堂上,我先是让学生互相交流并分享了各自在课前搜集的有关海底世界的图文资料,以进一步聚焦学生的思绪,为学生学习新课做准备。之后,我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对文中所涉及到的海底生物、物产和景色以图片、视频等形式直观地呈现了出来。如此,通过将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相整合,既创新了教学手段,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深入理解了文章。
三、实施多元评价,激励学生进步
作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当中的一项重要构成,评价在凸显“以生为本”的思想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小学语文学习评价基本沿用纸笔测验的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极大地忽视了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状态和情感及价值观的评价,使学生无法发现自身潜能,丧失了学习语文的自信心。鉴于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积极建立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重视评价激励和改进作用的发挥,以此来激励学生进步,使学生不断超越自我。
为了达到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四个多元标准:评价内容多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标准多元、评价方法多元。所谓“评价内容多元”,指的是除了知识与能力,还要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纳入语文评价内,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评价标准多元”,简言之,就是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差异。而评价主体多元就是要将参与评价信息的各方面人员邀请到评价中来,构成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只有实施多元评价,才能激励学生不断进步,进而才能使学生不断调整并优化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探寻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有必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实现师生、生生间的有效互动,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魏茂军.如何创建活跃的小学语文课堂气氛[J].教育现代化,2017,4(32):333-334.
[2]肖庆莲.激发兴趣,善教乐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