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新海、彭兴然
衡阳市成章实验中学
摘要:初中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在此时初中生不仅需要掌握诸多科目的理论知识内容,还需要树立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念与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这就要求初中班主任在进行必要理论知识授课的同时,还需要进行班级德育教育,以良性的引导促进初中生正确思维意识的塑造。对初中生而言,此时的他们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育速度加快。思维心智趋于成熟,但由于初中生尚未步入社会,社会经验不足,使其在成长的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对此,班主任应及时开展德育教育对初中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以确保初中生身、心、智、德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生;班主任;德育教育;班级管理
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初中生往往会面对比小学更加沉重的学习压力与生活压力,这对初中生来说无疑是一个艰巨的挑战。班主任在此阶段开展德育教育,其目的旨在塑造初中生正确的思维意识、缓解初中生的学习压力、改善初中生的精神面貌,使初中生能够以更加饱满、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习与生活当中的各种挑战。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初中班主任首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应结合初中生的个人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确保初中生理论知识不受影响的前提下,促进初中生良好的道德意识的塑造。
一、当下时段初中班级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班主任德育教育方式过于传统
当下时段,多数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多以班会的总结说教为主,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班级管理的作用,但却难以使教导的内容深入人心。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多为初中班主任对于德育教育重视程度稍有不足,对德育内容认知水平较为浅显,加以德育教育经验较少,使得初中生的德育教育长期停留再说教式的程度,从而难以引动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班主任开展的德育教育内容过于单一
由于多数初中校园中年轻的班主任数量较少,使得校园班主任整体老龄化问题较为明显。年长的班主任对于新鲜事物接受率相对较弱,以至于他们在开展班级德育教育时所涉及的内容也较为单一,为初中生带来的学习体验也较为单调。对于年轻的班主任而言,他们开展班级德育教育则更加注重初中生的集体精神、审美观念等等,教学内容新颖的同时,为初中生带来的学习体验也较为丰富。
(三)容易忽视初中生个人学习积极性的培养
教学分为班主任教与初中生学,而这其中初中生学所占据的比重要更大一些。学习积极性作为影响初中生学习效率与质量的一大要素,但在实际的教学当中诸多班主任却容易将其忽略,以至于教学过程多以班主任自己为核心。
二、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及时进行正确评价
当时时段,部分初中班主任与教师依旧没有意识到学生才是班级教学的主体,而自身则是班级教育的管理者与教导者。对此,班主任应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时应围绕初中生来制定教学策略,以初中生为核心开展知识讲解,使初中生真正可以占据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当班主任切实完成转变后,才真正可以促进初中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使班级德育教育能够发挥出其本身具有的积极作用,进而对初中生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除此之外,对初中生来说班主任在授课或进行总结时所使用的语言、语气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尽可能多的增加鼓励式语言的使用,及时对初中生的学业进步或取得的成就进行鼓励与赞扬,既有利于增强初中生自身的自信心,还有利于缓和师生间的关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进而在鼓励式的教育下促进初中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加速初中生良好道德思维意识的塑造。
(二)充分联动学生家长,家校合作开展德育
初中阶段的学习本就时间紧任务重,班主任想要在德育的教育中对初中生施加正确的引导,提高初中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那么就需要将眼光放得长远,使德育 教育不再仅局限于校园课堂,还要与初中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对此,班主任可以采用联动学生家长的方式进行教导,以家校合作的方式开展的德育教育,既有利于让初中生的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成长环节当中,还有利于促进初中生在校园以及家庭学习、生活状况的信息交互。此外,班主任也可以定期开展家长会、座谈会等活动,向初中生的家长宣扬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为学生家长提供一定德育教育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家庭环境下接收到良好的德育知识教导,进而在家校合作的条件下促进初中生德育素质的快速提升。
(三)联系学生生活,落实德育教育实践
由于我国长期实施应试教育,班主任、教师群体所开展的教学内容多以适应考试内容为主,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也较为单一、守旧,无法充分激发初中生学习活力的同时,还使得教学效果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但为了确保初中生德育知识能够高效掌握,班主任则需要进行教导方式的转变,可以采用联系学生生活的手段来落实德育教育的效果,依靠实践的形式来加速初中生正确思维意识的塑造。
例如:教师可以自定期开展社会公益性的实践活动,如集体植树、慰问敬老院、走访孤儿院等等。在社会实践中,班主任可以适当基于初中生一定的自由权,让其能够在活动中自由行动,既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的实践活动参与度,还可以在实践中释放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增长初中生社会经验的同时,促进初中生德育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的交融。?
总而言之,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既能够调节初中生在学习中积累的负面情绪,还能够改善其学习状态,促进初中生正确思维意识塑造的同时,加速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守玉.浅谈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有效措施[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4):186.
?[2]曾宪灶.新形势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实效性的提升策略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0(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