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3期   作者:黄英珠
[导读] 小学英语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包括:没有相应的应用语言的语境;教师没有合理有效组织教学
        黄英珠
        吉林省白山市第二十六中学   
        小学英语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包括:没有相应的应用语言的语境;教师没有合理有效组织教学,只注重英语笔试成绩,没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学生在枯燥的重复性抄写中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教师的英语素质不高,同样难以提升学生的英语素质;英语知识点太过分散,学生学习零打细究,所学知识难以形成体系,造成其英语应用能力的水平较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合理使用思维导图,能够解决英语知识点分散化的问题,并且能够将学生逐步引领进系统化、网络化英语学习过程之中,让学生学习英语有规律可循,极大地降低课堂上需要记忆的知识点的遗忘率,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利用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中进行教学,具有解决英语教学弊端的优点,这对变革传统英语教学中学生机械记忆的模式,使小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走出来,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梳理英语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提升学生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生对语言的自主性探讨。学生在思维导图中还可以明确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学生便于理解和记忆这些单词。因此,思维导图教学方式的灵活性,能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和学习兴趣。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在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在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词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把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呈现给学生,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利于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学习colour一词时,教师可以出示单词red,black,white,orange,green等。孩子可以更好的理解和记住更多单词。曾经的词汇复习课,学生或是对着词汇表死记硬背,效果不好。思维导图的运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系统的整理知识模块,还能帮助学生抓住重点。

如在复习水果等单词时,教师可以将水果按颜色分类,每提到一种颜色,学生就会联想到与这种颜色相关的水果。
        (二)在语篇阅读中的运用
        在阅读中思维导图主要体现在整体感知阅读材料、整体理解阅读材料。
        1、在阅读篇幅长、生词较多、文章层次和结构复杂时,教师可以先呈现思维导图,概要性地介绍全文大意,学生阅读材料,感知思维导图呈现的内容。教师根据中心主题和主干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能突出重点,又让学生关注细节,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阅读后,可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复述课文内容,将所学内容讲出来,其中图中的关键词、图画、连线等都为信息提取提供了很好的线索,增大了自动化输出的机会。这就做到了“学讲计划”提出的“学进去,讲出来”。
        2、在篇幅适中、生词少、文章结构和层次清晰的课文阅读教学中,学习的过程主要以学生独立阅读并制作思维导图为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点拨、帮助的作用。以PEP版五年级上册《Unit 1 Part B》第三课时为例,阅读篇幅更短,词汇量更小。教师鼓励学生独立制作思维导图,组际互换思维导图讨论。之后在全班范围内展开分享和交流活动。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分析篇章,并尝试借助思维导图复述或者背诵课文,而并不是用机械记忆的方法背诵课文,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
        (三)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英文写作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是非常大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巧妙的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思路整理,构思文章。如,就“My last weekend” 进行课堂话题作文,
思维导图可以围绕周六和周日的具体时间及相应的活动展开,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输出。
        思维导图可以把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易于学生记忆的并且有高度组织性的图,而且还能够将近信息可视化,把思维导图应用到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无论是在教学的效率,还是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上,或者是增强师生交流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合理的运用势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