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静如
汕头市潮南区司马浦华里西学校 515149
摘要:语文课程是小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的课程,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语文课程学习中,学生可以学到诗词、文章,还可以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原则,语文学科同样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必不可少的工具,有助于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核心素养下要重视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建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通过分析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创建的意义和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讨论在核心素养下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前言:语文的学习除了书上的内容,还包括着我们日常的为人处世,也影响着我们的思想道德,有时候从一篇阅读中我们不仅可以领略作者的完美辞藻,写作的高超技艺,还被书中的情感所吸引、所感动,也从其中学到了很多的道理,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内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创建的意义
与传统的教育观念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对于学生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目标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的教育不再只是简单的已有知识的传授,学生的学习也不再是被局限于书本或者校内,这是因为现代社会对学生的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整个社会的人才需求是拥有核心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的学习既是他们学习生涯的开始,也是以后继续学习的基石,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至关重要,语文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和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语文的学习还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而我国的传统文化包涵着很多优秀的内容,因此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很有助益。
“语文课程作为人文科学领域内的基础课程,为学生今后学习做好准备,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与发展所需要的品质,形成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创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对小学生学好语文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都是非常重要的,高效的课堂重要的是高效的教学方式,高效的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又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增加小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速度。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400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滞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人才需求的变化,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实现现代教育的目的和追求,出现了严重的滞后现象。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引导者和输出者,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现在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都受以前的教育模式的影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学生小学语文的学习。比如:小学语文中很重要的学习就是汉字和一些简单的古诗,这些内容也是考试的重点,占了大量的分值,所以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就要求学生进行死记硬背,并不重视学生是否理解它们的含义。教师的这种教学理念和方式既没有让学生学到知识,还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压力。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这个重要的主体
学生是教学和学习的重要主体,如果教师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存在,教师在上课时就仿佛是一个人自导自演。很多的教师在教学时抱着完成课堂任务的心态进行教学,除了课堂上的讲解外并不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就会导致教师与学生失去联系,没有机会交流,教师也就无法真正的了解他的学生。比如:为了提早下课,教师快速的讲完课后就匆匆离开,这不仅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积极性还会让学生在课后即使有想法也不敢表达。小学生是比较活跃的,小学语文的学习是灵活的,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关注对学生是很重要的。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熟悉语言运用,把握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学习中重要的就是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课堂中涉及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熟悉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运用不仅需要认真的学习还需要透彻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创建良好的学习气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效率。比如:教师可以选择一篇优秀的文章让学生分角色进行阅读,这样的安排可以让学生更加融入到文章的内容中,体会文章的文字之美和情感之美,这样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在阅读中熟悉语言的运用,构建高效的课堂。
(三)多种课堂活动,进行文化传承
语文的学习还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承,因此教师应该合理的利用课堂组织多种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习和领略文化知识。小学语文很多知识的学习在让学生学习到新的知识的同时也在传承文化,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文化传承读书会”让学生在读书会上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也为其他人讲述书里的文化知识。或者进行以文化传承为主题的书法写作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创作的灵感和对文化传承的想法。
(四)设计课后作业,提高思维品质
课后作业是学生知识巩固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课后的思考能够让他们对问题想的更多、更深,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课堂上的反馈设计课后作业,让课后作业不是学生学习的负担,而是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的导火线。比如:在学习了一首比较难理解的古诗后,学生并不能直接的理解诗人的写作原因和想表达的情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通过询问家长或者翻阅书籍等方式去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和人生经历,然后再去深度思考自己不理解的疑问之处,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结语:
对于学生来说核心素养下的高效课堂对学生的成大和未来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效的课堂具有很明显的教学效果,既可以让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又可以学习到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朱丽凤.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J].新课程,2021(03):166.
[2]张奕璇.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构建研究[J].学周刊,2021(05):29-30.
[3]卓利.加强自主学习训练 推进语文教学发展——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1(01):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