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第3期   作者:蔡天宝
[导读] 地理的综合性、应用性特点比较突出,大多数学生学习地理时都觉得难
        蔡天宝
        福建省石狮市实验中学
        摘要:地理的综合性、应用性特点比较突出,大多数学生学习地理时都觉得难。其实只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抓住地理教材、图册等中的“图”就能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构建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从而高效学习地理。
关键词:初中地理;读图能力;读图兴趣
引言
        与其他学科相比,地理学科最重要的特征是图表的使用。在初中阶段,学生不仅要接触按区域划分的世界地图或局部地图,而且要接触各种复杂的自然地图、人文地图等,不仅要学会在地图上了解地理学概念,而且必须具备提炼知识点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可以说,学生的读图能力将直接关系到对于特定区域内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的掌握,进而影响地理学习的整体表现。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对某区域特点进行地形地貌、河流植被等方面的分析和掌握,在脑海中形成全面完整的知识体系。
1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重要性
        1.1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地图能够体现出地理知识的综合性与形象性,能够作为地理学的一种语言,例如在进行文字阅读时,能够了解到苏伊士运河为非洲与亚洲两个州的州界,而在对照地图中的内容时,对苏伊士运河进行标记,那么则可增强对关于苏伊士运河知识的记忆,且在地图之中也通常涵盖着许多的知识点以及地理特征和规律,能够以观察地图内容来获得结果。例如,在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时,则能够了解到高原山地气候主要是在青藏高原地带,这样则利于促进学生对于此部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也能够加快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
        1.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具体来说,在观看地图的过程中需借助于图例,而图例正能够概括出地理事物的主要形象,为一种形象思维的产物,在读图时,也为学生形成形象思维的重要阶段。另外,通过读图还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地图之中涵盖着许多的地理事物,而在进行读图的过程中则需先分类其中所包含的事物,并根据相应的逻辑次序加以组织,这样则非常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动学生获得综合性的发展与进步。
2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
        2.1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兴趣
        第一,老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习中读图的重要性。一方面,重视宣传,在教学中直接告诉学生读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手段,并列举事例说明读图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生的读图兴趣,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注重应用图解说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地球的公转》教学中,四季交替如何产生,让学生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并结合图讲南北半球季节的差异、地球的公转轨道等,进而让学生形成直观的知识认知,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学会读图。第二,利用地理图的趣味性激发学生读图兴趣。

例如,形象比喻法,在学习中国地图时,老师把整个中国地图比作雄鸡,山西地图像雄鹰,陕西地图像大公鸡、兵马俑、小狗等等,可以通过此方法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通过联想记住各省地图的样子及位置等,进而激发学生读图兴趣,使学生在读图中学到更多知识和读图技巧。
        2.2明确初步读图方法,变难为简
        初步接触地图,最重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地图的三大要素:地图的方向、比例尺及图例注记。关于地图方向,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定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只有明确方向,才能展开进一步的地图学习,否则一切都是徒劳;其次是比例尺的认读,比例尺可以让学生在头脑中将现实中的距离与地图中的抽象距离进行互动,方便其他一切地理事物的解读;图例注记,就是教会学生在地图中迅速找出目标,确认目标,在面对庞大复杂的地理数据时,能够精准定位。在更深入的学习当中,学生一上来就应该主动辨认水系、植被、居民点等信息,对该区域形成一个完整的初步印象。地图中蕴含的信息是对区域整体的浓缩,这些简单的线条和符号组合起来有着超越性的意义。教师要从最简单的读图方法开始教授,由简入难,由浅入深,让学生在最简单的经纬度学习、等高线学习时,就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自觉结合学习目标进行地图解读,进而在之后的学习中掌握各种地图的学习与判断方法。在初步接触地图时,有些地图看起来十分相似,比如等降水量图与等温线图,两者之间在外形上相似,其实内容是完全不同的。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细心发现不同地图之间的差别,引导学生对图中的地理事物进行归纳对比。还有一些地图的图例十分相似,比如,在学习“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一节时,涉及许多外形相似的资源图例,这时教师就应该结合每个图例所传达的意义,对相似图例进行区分,避免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混淆图例,造成不必要的失误。
        2.3强化训练,提升学生的画图能力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求学生会读图,还要学会画图,这对其有着很高的要求。首先必须对图有深刻认识,其次按照自己记忆中所还原的将其描绘出来。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画图能力,可以从小的图形开始绘制,循序渐进,按照熟练程度逐渐增大绘制的目标。这不仅是一个绘画的过程,还是学生对图形深入理解的过程,这样才能让读图的过程更加简单明了。
        2.4培养空间层次感,思维定性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的讲解和板书结合为主,这样的形式比较片面。对于地理这种复杂的学科而言,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由于地理学科的特殊性,地理事物往往按照不同的空间顺序分布,某些特定的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也遵循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规律。因此,空间层次感的培养对于学生学习地理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空间层次感来培养他们的识图能力,建立学生对于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的空间概念,并由此推断出其相应特征、时空分布等。
结束语
        初中地理教学知识点多,学习内容复杂,读图有效地降低了地理学习的难度,使学生通过丰富的“图”来学习地理,认知地理知识,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在学生读图能力培养上老师要坚持教学中图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读图兴趣、读图能力,并在实践激励中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使地理教学有效性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徐进伟.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J].中学课程资源,2018(08):61-62
[2]田雨.初中地理教学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8(07):8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