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鸿萍、赵建云、马龙、李苑
青海师范大学810008
摘要
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结合形式多样的关于青稞酒的文化作品,发现互助青稞酒文化凝结了民族特色,是藏族文化和土家族文化的体现,在青藏地区的地位和认同度很高。但同时,互助青稞酒文化也面临着影响力不足、传播途径单一、工艺失传危机等困境,亟待采取策略解决。对此我们从大学生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加强宣传推广、搭载互联网模式、“政企民”联手加强文化保护等路径,希望能够为互助青稞酒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一、绪论
我国青海的互助青稞酒文化自汉代发源,传承至今已有四千年,其中凝结了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是中华文化中璀璨的瑰宝。它将酒文化与友爱、知礼等传统美德相结合,通过一种物质、一种工艺的传承,沿袭了其中的精神与品格。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其酿制工艺的传承面临危机,文化的传播也因未及时适应互联网的发展而受到局限。本研究旨在保护和传承互助青稞酒文化,让它能更加广泛地被后人所了解、认可。
二、互助青稞酒文化的传承现状
(一)人文底蕴深厚,区域认同度高
在走访中,许多藏族的村民为我们讲述了互助青稞酒的文化背景,是“龙王仙丹育青稞,王母玉液酿美酒”的神话故事。据古书记载,互助青稞酒文化从汉代发源,至明代改良完善,清代盛行民间,出现了“天佑德”“义兴德”等八大作坊,距今已有千年历史。青稞酒因其深厚的文化积淀,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价值。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在青海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各家各户祭祀供奉、农事节庆、婚丧嫁娶、生期满日、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中,青稞酒是必不可少的席上珍品,它象征着对大自然的感恩,对美好的向往和对朋友亲人的祝愿。
(二)表现形式多样,文化源远流长
古往今来,有关互助青稞酒的文化表现形式十分多样。早在清代时,青稞酒的作坊门前便有“领我一杯竹叶绿,赠君满面桃花红”的对联;青海诗人牧白笔下有“金禅酿酒增秋色,玉液冲天醉晚霞”的暮秋感怀,也有“大漠挥来酒中曲,遗教仁爱化鸿醇”的豪情万丈。通过诗歌歌颂青稞酒,将酒与景交织融合,体现出一种酒对于一片土地的重要意义。
(三)结合民族传统,彰显民族特色
青稞酒,又名顺酒,藏语叫“羌”。青稞酒产于青藏高原文化和东部汉文化交汇融合之地,带有强烈的青藏高原特色和土族文化特色,是该地区生活的藏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角色,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酒文化。它象征着欢迎、祝愿,凝结着民族文化和情感,当有客人来访,少数民族的朋友们总会端起青稞酒敬给客人,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
(三)互助青稞酒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
(一)民族性、区域性较强,影响力不足
互助青稞酒发源于青藏高原脚下,充分利用了地理优势,酿造出甘甜纯美的玉液琼浆。然而也正是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互助青稞酒在其他区域缺乏生产条件,而从青海地区向外运输也比较困难。
除了物质条件的限制,在精神文化层面,互助青稞酒承载的是民族文化,凝结了太多的民族情结和民族特色。在藏文化与土家族文化中,其价值和意义可见一斑,然而对于不了解民族文化、缺乏共同文化环境、缺乏精神共情的其他民族来说,难以直观地感受到其文化价值,使得互助青稞酒在我国其他区域的影响力较小。
(二)传播途径单一,受众群体局限
关于青稞酒的文化作品很多,形式也很丰富,但是由于地域、文化环境等因素,这些文化作品的主要传播方式一是人际传播,即口耳相传;二是组织传播,既在一定的群体内传播,如家庭内,特定地缘关系内等。
传播范围局限在地域内,主要是青藏地区;以及民族内,以该地区人数较多的藏族、土家族同胞为主。这种传播方式和传播范围,直接导致了互助青稞酒难以全面推行,知名度较小。
除了文化的传播受限,互助青稞酒本事作为一种产品,也由于传播推广不到位,限制了其发展潜力。以我们走访的“天佑德”品牌为例,目前在互联网平台中搜索该品牌,能呈现的内容寥寥无几,可见其互联网销售渠道并未完全拓展。
(三)酿酒工艺复杂,面临失传危机
采用传统工艺酿造青稞酒,需要经过制作酒曲,蒸料,发酵,蒸馏出酒,储藏陈酿,勾兑降度,酒质化验,以及出厂包装几个步骤。与普通酿酒不同的是,互助青稞酒的原料非常考究,青藏高原的高山冰雪融水,互助县独特的气候与土壤共同孕育的青稞果实,是互助青稞酒甘甜醇香的秘诀。
它的酿造工艺也更为精致和复杂,制曲是酿酒最重要的步骤,制作酒曲大致分为原料混合,踩曲,曲块发酵,储藏四个环节,其中最有讲究的是“踩曲”。要用力均匀,由内而外,老人们中流传着“踩曲99”的古老说法,也就是说把曲踩实。接下来要用传统设备甑锅进行蒸料,撒入一层厚度为1厘米的稻壳,蒸料45分钟左右,原料蒸好后进行降温并取掉水蒸气,把原料运到干净的摊晾场地上进行扬粮。再经过糖化、发酵和蒸馏三个步骤,才能生产出优质的互助青稞酒。
酿酒工艺考究,步骤复,导致了许多人对学习该技术望而却步。互助青稞酒是青稞酒文化的物质载体,酿酒工艺的传承者同时也是文化的传承者,目前二者面临失传的困境,青稞酒的处境亟待得到关注和改善。
四、推动互助青稞酒文化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一)加强宣传推广,形成文化标签
互助青稞酒应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广,将现有的相关文化作品整合起来,使其产生聚集效应,形成文化体系。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宣传青稞酒文化,如以青稞酒文化为核心,建立主题旅游景区,吸引外来游客进一步深入了解青稞酒文化,亲自体验和直观感受酿酒技艺的魅力;还可以通过媒体渠道,制作关于青稞酒文化的系列报道、纪录片,完整呈现互助青稞酒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让更多人受众对青稞酒文化产生兴趣和关注。
(二)搭载互联网模式,赋予时代新价值
互助青稞酒文化应该搭载互联网模式,借助微博、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让更多的网民能够接近、认识、了解互助青稞酒,继而产生文化共鸣与认同,自发地成为青稞酒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者。同时,互助青稞酒要通过互联网了解用户的偏好和需求,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地进行自我改良和自我完善,为互助青稞酒文化赋予新的时代价值。
(三)注重文化保护,助力工艺传承
互助青稞酒文化的保护,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应该为互助青稞酒企业提供政策支持、财政补贴等,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突破发展瓶颈,在同行业市场中拥有更多的竞争力;同时运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官方媒体,积极宣传青稞酒文化,采访掌握古老酿酒技艺的老手艺人,弘扬工匠精神,倡导更多的年轻一代向他们学习传统技艺。
五、结语
青稞酒作为藏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包容性,是不可多得的精神文化财富。互助青稞酒作为众多青稞酒品类中品质卓越的代表,其酿造工艺、都凝结了互助县人民的劳动与智慧,象征着勤劳、热情、知礼、互爱的优秀品质,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无论是在少数民族人民的餐桌上,还是在婚丧嫁娶、祭祀敬神的仪式上,都彰显出青稞酒文化的强大魅力。希望通过有效措施,能更好地保护和弘扬互助青稞酒文化,使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高文俊.青稞酒重要风味成分及其酒醅中香气物质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4.
[2]王勃.建立追溯系统对青稞酒企业品牌信任的影响和提升路径[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9.
[3]赵元莹.浅谈土族与中国青稞酒[J].中国土族,2020,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