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第3期   作者:温君雅
[导读] 本文分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点,提出解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建议
        温君雅
        盐城外国语学校 224000
        1.选题缘由与研究背景
        本文分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点,提出解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建议,完善监测评价结构,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吸引高水平教师。综合各种科学理论,整合实施渠道,构建一体化立体教育生态系统。
2.研究意义
        近年来,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情况严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成因众多,所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迫在眉睫。2012年,各省公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1]。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素质教育的关键。2016年,国家儿童健康规划二十二部委联合委员会等发表了《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意见》,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培养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态度、提高心理健康素质,促进儿童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强调,要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3.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一)内容
(1)研究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2)解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战略
(二)主要内容
(1)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由于学校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了解,课程设置得不到合理实施,课时得不到保证,班级组织得不好,导致学校缺乏完整、系统、实用的教材。而且,学校没有形成一个共同的领域,工作氛围不好,把心理问题和道德问题混为一谈。结果,学校的发展极不平衡,几乎所有的学校,特别是那些位于偏僻和信息贫乏地区的学校,都没有开展任何活动。
1.2心理健康教育一直被忽视
        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提高学习效果,更加注重帮助学生通过考试,适应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信任感,涵盖学生的个性和认知气质,但是在情感等方面不足,特别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与发展趋势不符合的不成熟的医学教育、基础知识课程的要素和教育模式。这不仅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还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1.3财力、硬件和专业师资不足
        目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很少。有许多学校的心理教育教师是学校的主任、政治教师、教员主任。大多数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不能将心理科学知识运用到学生工作中。另外就是经费和设备不足,严重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和实施。
1.4没有严格的机制监督、检查
        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没有严格的操作规程,没有相关的管理和评价体系,心理咨询室建设不足,没有具体的规则和配置要求使用教材和课程,就算创设心理咨询室一个定期检查的评估系统,也没有明确的规则允许其稳定。


(2)解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战略
2.1通过协议联合起来
        学校负责人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它是在适应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系统工程和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对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工作、教育管理等进行重组,主管主任办公室应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一部分,由家长、教师的代表组成,在明确的工作学期内的任何时间,定期总结健康教育计划。
2.2定期检查,为学生准备心理档案
        大多数学校都实行了国家考试制度,以检查义务教育结束时学生的整体水平。这样,就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实施差异化教育,减少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2.3开展多层次、多维、多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为学校设立咨询室。实践证明,要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必须正式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配备一至两名专职教师。第二,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课堂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适应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在课堂模拟练习中遇到一些问题后,要让学生从经验的思维中得到启发,掌握一些技能。第三,有了自己的宣传中心,学校可以建立心理援助线,开展心理工作,向学生展示他们表现困惑和不安以及发泄内心压抑的自由;心理健康知识通过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会议来传播[2]。此外,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论坛,出版周期报告等,使学生能够系统生动地比较自己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适应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开拓心理空间,积极解决问题。
2.4建立专门的组织和指导机构,包括建立专门的研究会议
        设立专门机构有助于加强业务指导和控制,并确保遵守各项要求。同时,专业机构可以专注于研究,共享资源,改善沟通培训,创建互联网,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动态数据管理网络和预警系统。
4.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案例研究
(2)研究对象:各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与文献
(3)资料获取方法:网上搜寻相关案例与文献
(4)资料分析的具体技术与方法:通过知网查询相关文献,参考网络以及以往同(5)行做过的类似调研的结果。随着调研的深入,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6)计划的工作步骤:确定调研主题--时间设计--资料收集--数据与案例分析--资料整理与总结。
5.方案的自我评价
        总之,心理健康对于中小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影响,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心理具有较大的破坏力,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越来越引起其在社区教育领域运作的管理部门的重视,随着全球心理健康机构和教师以及其他教育学科的地位日益增长,中小学心理健康备课必须成为职场教育的新侧重点,使学校教育成为“助推器”。
        
参考文献
[1]李靖怡, 白冬青.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分析与优化策略[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9, 000(006):5,73.
[2]罗杰. 浅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20, 000(009):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