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瑛
湖南省隆回县北山镇中心小学
摘要:基于当前的教育现状来看,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深化,教师的授课观也产生了一定的变换,除了教授知识以外,也变得更为注重培育学生的总体素养,与此同时,语文科目是小学时期的关键课程之一,自然受到的关注度也变得愈来愈高,怎样才可以更好的培育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时刻在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以阅读理解能力的培育作为出发点,首先探究在此项教育活动中面对的困境,继而从多个层面着重探讨有效的授课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
引言
在小学语文授课活动之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育已经成为了重中之重,唯有在小学生的这项能力增强之后,才能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这对于小学生的成长也极为有益,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教师也在主动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以求能够更好的增强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内部、亦或者外部要素的干扰,在授课之中,仍旧容易浮现出一些问题,致使此项教育的成效不尽人如意,由此可见,对有效的培育手段做出探析极为必要,因此本篇文章就这部分内容展开简要论述。
一、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培育期间面对的困境
尽管当前一些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现阶段的阅读理解仍然以考试为目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运用的方法固化,对小学生的阅读也缺乏有效的引导,不能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小学生在考试压力之下反而失去了对阅读的兴趣。这些在小学阶段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中都应得到重视。
(一)考评方式单一
小学生对于新的事物都有好奇心,他们对阅读缺乏兴趣主要是因为阅读以考试为考核标准,阅读在考试的指导下进行就会显得过于死板。如果一切读书都以考试为目的,用考试这一种方式来考评小学生的阅读成果,那么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就会大大下降。考评方式不能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扼杀了小学生积极思考的成果,不利于提升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二)授课模式单调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日渐累积,如果一味追求考试结果,以分数为目的,在授课中将阅读理解程式化,授课模式呆板单调,不顾及小学生的个性需求,淹没了阅读的乐趣,那么教师的授课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三)课前预习不足
课前预习是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必要手段。一些教师可能布置了预习任务,但是没有告诉小学生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预习,小学生回家也只是粗略地阅读,不会进行深入的思考,等到第二天上课的时候,连文章的内容也都忘得差不多了。如果老师提问一个问题,可能小学生都不知道从哪里去找。这时不管是老师直接告诉小学生,还是让小学生再从头到尾读一遍,都会降低课堂效率。
二、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培育有效方法探究
(一)借助情境的创建,点燃学生兴致
在小学语文授课活动之中,由于小学生难以长时间汇聚注意力,并且很多阅读内容也较为抽象,如此一来,就会让一部分小学生觉得阅读理解过于困难,继而浮现出畏难心理,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培育阅读理解能力自然也无异于纸上谈兵,为此,教师就应当创建出相应的情境,用以点燃小学生的兴致。例如,在对小学语文(部编版),《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文章时阅读时,便可以使用电教设施来展现一些双龙洞的景观照片,这样就可以较为快速地构建出相应的情境,此时小学生便会更加有意愿去阅读文章,久而久之,阅读理解能力也将得以提升。
(二)加强阅读的积累,注重语言感知
对于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育而言,如想要保证培育的成效,就务必要让小学生加强阅读过程的积累,并且从中对语言做出感知,通过这种大量的阅读,小学生才能够更好地锻炼阅读理解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的引领工作,防范出现盲目的阅读现象,提升阅读的有效性。例如,在小学生阅读文章之前,教师可以教师他们怎样去记随笔,遇到自己不懂的语句可以随时的记录下来,然后过后向教师提问,由教师来讲解,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完成阅读积累,增强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
(三)通过多样的文章,提升创造能力
从宏观的思维来探究,创造能力也是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展现形式,所以教师应当通过多种多样的文章,来培育小学生的创造能力,这对于阅读理解能力的培育有着非常显著的促进效用。所以教师便可以依据类型、体裁等等,将课本中的课文予以归类,然后让学生统一完成阅读,并进行演绎,这样就可以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内容。例如,在阅读小学语文(部编版)课本中《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教师便可以让小学生在完成阅读之后,针对课本内容来做出演绎,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也能够培育阅读理解能力。
(四)重视阅读的扩展,拓宽学生思维
一些教师较阅读文本的内容局限于课本之中,认为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成长之中,不需要阅读课外的文章,其实这就进入到了一种误区之中,正是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在发育,才应当加强阅读内容的扩展,以此来进一步拓宽小学生的思维,让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例如,在阅读小学语文(部编版)课本中《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教师便可以选取一些鲁迅先生其它作品让学生阅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授课活动来说,由于小学生的年纪并没有很大,同时受到系统教育的时间也不是很长,这些要素也在无形之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培育的困难程度,很多时候教师虽然想要提升小学生的此项能力,但是仍旧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明晰当前此项工作中面对的困境,继而在未来的语文授课期间,通过情境的创建,点燃小学生的兴致,同时还应当加强阅读数量的积累,让小学生主动去感知语言,另外还需要挑选多样化的文章来让学生阅读,以此来增强他们的创造能力,最后还要重视阅读内容的扩展,所以上文对这几点做出了对应的论述,期望带来参考。
参考文献:
[1]晁焕玲.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语文群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04):75.
[2]袁开文,王春玲.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的训练策略[J].全国优秀作文选(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2019(04):52-54.
[3]金羽雯,金羽露,张云春.基于如何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之我见[J].知识文库,2019(14):104+106.
[4]屠丽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本真教育理念下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J].华人时刊(校长),2016(1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