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徒制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平面设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索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月第3期   作者:蔡国志
[导读] 新学徒制,从其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深度的校企合作的模式,也是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的全新模式。

        蔡国志
        广东省化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化州,525100
        摘 要:新学徒制,从其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深度的校企合作的模式,也是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的全新模式。本篇文章针对新学徒制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平面设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索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希望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启示和思考。
关键词:新学徒制;教学模式;中职学校;平面设计;人才培养

        在我国,学徒制曾经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式,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开始,逐渐被一些新生的职业学校的教育所代替。但是,长久以来,职业学校所培养的学生还是存在这一些衔接上的问题,例如学生不能较好的适应岗位的需求、实际动手能力比较差、责任心不强等等。面对这样的人才培养质量,职业学校方面也在积极的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新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进程安排
        将3个学年的学习分成基础知识学习、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专业核心能力提升培养、顶岗实习四个主要阶段。在这其中,后三个阶段主要利用新学徒制教学模式进行[1]。实际的具体安排如下:
        基础知识学习: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相关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类的课程,其中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包含美术类的基础课、设计理论和相关基础课程,为后续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做铺垫。
        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从第三个学期开始,利用校企合作的新学徒制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人才培养。学生一个星期在学校学习,两个星期在企业学习,从开学开始一直如此交替直到学期结束。学生在企业的学习时间占到整体学习时间的2/3,学校的学习时间为1/3,让学校教师和企业中的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有关ps、cdr和ai这类课程的学习。这样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感受到企业员工的一个角色,并实现比较完整的核心能力培养。
        专业核心能力提升培养:第三个学期结束到第四个学期结束这一段时间,持续的为学生进行新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的假期中,学校要根据学生的真实意愿,可以选择继续在企业参与实习,也可以选择假期。在第四学期返回学校学习,但是在学习之余,学生还是可以到企业中参与实习。
        顶岗实习: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中去参加顶岗实习,以从多个方面考察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并实现就业和岗位能力的有效对接。
二、“新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实际实施案例
(一)选择适合的企业
        学校方面要为学生选择一些平面设计的核心课程内容的有针对性的实训基地,要求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典型的平面设计岗位和岗位的实践性的教师,并要求改实训基地在实际的设备上和管理上处于所在地的平均水平之上。
(二)明确校企职责
        学校要和企业之间签订有关《“新学徒制”合作培养协议》,其内容要明确企业和学校在实际指导中的职责,并建立一个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以保证实际的实训教学能够顺利的得以实施。


(三)制定实施方案
        要确定一“新学徒制”为主的教学模式在实际实施中的教学目标、教学时间、人员的具体安排、指导教师的分配、最终的考核标准等等。
(四)制定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要由学校中的教师和企业中的指导教师共同来制定,以明确每个阶段的实际教学任何、实际的教学项目等等,以有效避免在后续的实际教学中出现盲目教学和无序教学的状态。学校中的实际教学内容也要和企业中的学习内容有较好的衔接,以保证最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五)施行多元化评价
        在学生进行“新学徒制”的教学模式的学习期间,应该由企业中的相关技术人员和学校的教师对学生共同进行评价。实际的考核标准也要包含学生在学习中的纪律情况、工作的态度、综合技能、团队的合作精神和所产生的实际效益等等。
三、新学徒制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平面设计人才培养成效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职业的热爱
        现阶段,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中职院校的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学习目标并不明确,在所学专业的选择上也非常的盲目,有部分学生虽然选择了平面设计专业,但是其并不明确甚至不关心自己未来将会从事什么样的岗位和工作[2]。也有一部分学生选择平面设计专业,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个专业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上网和玩游戏。这样的选择在一开始的动机上就是错误的、也是消极的,这也给教师的专业课教学带来了非常大的困扰,通过新学徒制这样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让学生直接到企业的对口岗位上,一边学习一边练习。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强化了他们对于职业和岗位的认知与热爱程度,更明确了实际教学的目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整体的学习效果。
(二)学生的适应力有所增强,提升了对口就业率
        这种新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让学生有了双重的身份,既是企业中的实习员工,也是学校的学生[3]。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上,企业中的员工师傅可以结合企业中的相关项目,对学生进行手把手和一对一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掌握岗位的相关技能。与此同时,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期间也会受到企业相关制度的影响,熟悉企业中的文化,企业的管理模式和企业的实际经营上的流程等等,学生在企业中的相关岗位中得到了非常好的锻炼,这对于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也切实提升了学生对于企业的实际适应能力和就就业效果。
(三)学校教师得到了时间锻炼,实现教学相长
        新学徒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要求专业课的教师到一些指定的企业中进行合作的,并和企业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管理和教学[4]。在这样的过程中,专业课教师通过参与到实际的项目实践中,和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技术上的探讨和提升,也可以及时的获取相关专业的前言知识和能力。这对于双师型的教师培养也是有着也一定促进意义的,可以让教师实现教学相长。
结束语:综上所述,新学徒制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创造的一种现代的学徒制,因此也被叫做新学徒制。新学徒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学校的教育和传统的学徒制的教育有机结合的结果,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和新学徒制整体来讲是一种递进的关系。本文针对新学徒制在中职学校平面设计人才培养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希望能够给更多人一些积极的启示和思考。
参考文献:
[1]王燕兰.1+X证书制度下中职会计教学模式的思考[J].商业文化,2020(35):89-91.
[2]寿斌杰.基于中职学校特色专业传承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以非遗技能大师工作室创建为例[J].职业,2020(34):55-56.
[3]王志军,贾鹏飞.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探讨[J].成才之路,2015(26):47.
[4]张磊.新形势下中职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4(12):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